近年来,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依托“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着力打通下沉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让沾满泥土气息的线下服务和充满科技“范儿”的大数据应用在乡村沃野温暖碰撞,交汇成动人的“惠农乐章”。截至5月末,该行通过遍布全省的“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累计服务超21万农户,累计发放线上涉农贷款 580亿元,惠及 47万农户和近700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建设银行鸡西分行工作人员指导农户使用线上“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
优化网点布局 发力县域金融
漠漠水田,稻苗葱郁,广袤的黑土地到处都是耕作的繁忙景象。在齐齐哈尔市依安县太东乡沿江村,建行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到来让这里格外热闹。“以前贷款都是我们农民自己跑去县里,今年县里新开了家建行,服务队还专程来到村里,给我们送来了大福利。”种粮大户闫贵仁介绍说,他办理了20多万元的贷款,光利息就省了七八千元,“我估计今年的水稻面积能扩大到568亩。”种粮不差钱,闫贵仁一脸的兴奋。
近年来,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持续优化全省网点布局,以增设县域网点为发力点,着力扩展县域金融服务覆盖面,今年已增设依安、饶河两个支行,青冈、明水、逊克等县的营业网点也在筹建中。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户,该行还在全省组建566个金融服务队、党员突击队,走进乡村着力解决农户难题,用实际行动践行金融为民的服务理念。在地处黑龙江省东北边陲的饶河县,为了帮助当地农户尽快解决融资难题,建设银行饶河支行在未设立机构的情况下,先期专门成立了金融服务队,队员每天六点半整理好外拓设备,驱车百公里,走村入户开展服务。截至目前,该行面向农户共发放贷款456笔,合计金额7675万元。
建设“裕农通” 银行开到村门口
随着乡村振兴时代幕布的拉开和传统商业板块利润的缩减,农村金融正逐渐成为大家追逐的蓝海。为加快覆盖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区域,近年来,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积极与当地村委会、乡村超市、卫生诊所等第三方主体合作,在全省打造了7278个“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把银行开到了村口。
为方便村民生产生活,该行以“裕农通”为起点,通过整合政府资源、金融资源、企业资源、村务资源,逐渐拓展农村综合服务,将“裕农通”演变为集智慧政务、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便民事务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水、电、话费等近20项生活缴费服务。“这个‘裕农通’用处太大了。我们村离最近的银行网点也有20公里,自从在村支部设立了服务点以后,现金存取、转账汇款、投资理财都能‘一站式’办理,还能缴水电费、社保费…… 这里,每天人都不少。”在嘉荫县,保兴镇互助村村民车德臣在建行“裕农通”普惠金融服务点顺利地缴纳了当月的社保费。
在祖国最北边陲的大兴安岭地区北极村,中国“最北裕农通”不久前完成装修,定期组织的“裕农学堂”在这里开班。除了日常开展的百姓健身、全民阅读、理论宣讲等活动,他们还按照活动群体、年龄层次、习惯偏好等,因时制宜更新活动菜单,开展贴近民心的特色活动。据了解,截至目前,这个“裕农学堂”共开展各类活动21期,覆盖当地农民及游客1.6万人次。
如今,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还把“裕农通”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截至目前,“裕农通乡村振兴综合服务平台”已上线百余项惠农功能,注册用户近万户,累计发放贷款超亿元。随着平台的进一步优化,“种植政策”“土地托管”“农业保险”“农业补贴”等模块也在升级。
布局数字金融 指尖办贷分分钟
为有效支持涉农生产主体春耕融资需求,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将农贷投放结束期由往年的4月末推迟到5月末。“眼看着就要种地了,去年打的粮食还没卖出去,手头也不宽裕。原以为今年的贷款申请不下来了,没想到建行给我们延期了一个月,这手机办贷款也方便,三分钟不到10万块钱就贷下来了,这回买化肥、整地的钱也就够用了。”在鸡西虎林市伟光乡胜利村,农户李胜堂和李仁堂两兄弟难掩内心的喜悦。
据建设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乡村振兴金融部总经理贾东介绍,目前该行打造的“数字农业”综合生态体系已推出抵押快贷、农户信用快贷、垦区快贷、地押云贷等20多款线上涉农贷款产品,并有针对性地上线了“花生贷”“木耳贷”“龙林快贷”等特色贷款,所有贷款均可实现线上操作,随借随还。
“随着农民利用数字化解决问题、创造收入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建行也将持续推进数字普惠在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积极作用。”贾东说,目前,“数字农业”综合生态体系已建成投产9个平台,贯通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下一步,该行将全面布局“全地域+全产业+全业态+全场景+全方位”的乡村振兴综合生态体系,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蓝图绘到底。(文/图 秦薏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