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的黑龙江,虽已冰封千里,但却是农民们售粮的黄金季。入冬以来,农行黑龙江分行紧紧抓住售粮旺季,倾力开展粮食收购资金专项营销,不仅保障了“两大平原”秋粮颗粒归仓,提升了该行资金闭环运管能力。同时,巨额资金沉淀为该行壮大服务“三农”后劲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11月底,营销粮食企业470家,资金结算量达212亿元,同比增幅72%。
卖粮全程数字化
“今天给全年画了个圆满的句号!”12月18日是黑龙江省同江市浓江农场第一管理区青年农民赵岩最高兴的一天。今天他家的744吨水稻当天顺利卖完了。
“现在卖粮和以前大不同,以前年份都是大车排着长队,有时一等就是一天,冰天雪地,很是遭罪。”在中粮集团同江市直属粮库,赵岩说,现在粮库采用“智慧粮库”系统,分磅过秤、检质定级、粮款支付是全程电子化,粮款实时进卡,非常便利。
“今天卖完粮,农行的49万元贷款也结清了。”赵岩说,现在他们农场种粮大户们从备春耕到卖秋粮,所有生产环节几乎用不到现金了,大额结算都是用农行卡进行。
据了解,传统粮食收储过程依靠人工操作,测重和检质等操作繁琐,粮款通过现金或银行卡(折)线下结算,效率低,企业管理难度大。 “智慧粮库” 是2020年底农行联手中粮集团设计并开发的以数字化收粮系统与农行现金管理系统直连,实现粮食收购全流程线上化项目。该项目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粮食收储交易模式和结算方式,促使粮食交易过程更加公开透明,粮款结算更加快速高效。同时,该项目以粮款结算为纽带,实现了农行“对公”和“个人”业务有机衔接,为农行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更好地服务产业链相关企业和农民致富提供了更广阔的拓展空间。
闭环管理强后劲
2022年黑龙江粮食总产达1552.6亿斤,连续13年位居全国首位。“作为服务‘两大平原’粮食生产的主力银行,农行黑龙江需要持续壮大资金实力。”据省分行业务部门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行每年投放涉农贷款均超过100亿元。而“智慧粮库”项目是实现农行资金闭环管理的一个源头项目。
据了解,作为产粮大省,黑龙江省每年粮食收购资金总量巨大,但由于历史原因,多年来通过农行账户结算资金较少。为此,去年开始该行充分利用“智慧粮库”启动契机,大力开展粮食收购资金专项营销活动,经全行合力营销,中粮集团黑龙江所属的23家粮库,全部开通“智慧粮库”系统,企业收购资金支付独家锁定农行卡,粮食收购资金全部存入农行账户。在去年收购季,该行实现粮食企业资金结算量624亿元,同比增幅117%;重点粮食企业在该行日均存款同比增幅54%;全省县域个人存款余额突破1690亿元。
大力营销“智慧粮库”系统仅是该行开展粮食收购资金专项营销活动的一个重点方向。今年,该行针对省内龙头粮企众多实际,确立了以中粮集团、北大荒集团、象屿集团等核心企业为重点营销策略,倾力推广农行智慧场景,优化收粮流程,强化渠道引流,有效提升资金闭环管理能力。
公私联动促升级
据了解,近年来,黑龙江省收粮交易以粮食企业为源头,形成了农户、粮食经纪人、下游企业的资金链,具有对象杂、流水笔数多、单笔金额低等特点。如果有一户用他行账户承接农行资金,就会形成农行资金链“断点”,导致后续资金外流,难以形成资金闭环运管。
为此,今年该行在开展粮食收购资金专项营销活动中,实施“1+N”营销模式,将省内粮企根据层级、结算量等要素分为省行牵头和二级分行牵头营销粮食企业;优化人员和资源配置,组建重点粮企营销团队,同时组建粮食经纪人数字化营销支持团队,配套相应激励政策,定期督导监测,每十天通报最新营销情况,总结优秀做法全行推广。
为提升营销精准度,该行对重点粮企名单动态管理,时刻掌握重点粮企收粮的主要上下游企业、当地龙头企业、结算量较为突出的非名单企业情况,不断补全粮食经纪人名单,公私同时发力,不断提升企业端和个人端资金结算规模。
针对收粮过程资金流向复杂现状,该行积极在零售端为农户匹配相关农行产品,倾力开展个人产品营销,各分支行组织工作团队深入粮企现场办公,以重点粮食企业季节性结算资金专项营销为渠道,带动全行个人业务发展;对企业高管逐人制定营销方案,匹配该行私人银行等高端产品,对农户、企业员工、上下游企业及个人联动营销农行借记卡、信用卡、掌银、个贷、惠农e贷等产品,既有效促进个人业务增长,又保证了资金闭环流转,带动了存款竞争力迅速提升。
目前,中粮集团黑龙江省所属23家粮库在该行结算量已超过102亿元,同比增幅超过64%。黑龙江省内象屿集团子公司已有18家通过该行渠道进行收粮资金结算,结算总量已超过58亿元。经测算本年收购季各粮库结算量将同比增长20亿元以上。(文 蓝怀忠 周晨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