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全国人大代表张子林:做好“黑土地”大文章 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2021-03-08 16:40:45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刘才星责编: 周经韬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吕丹丹):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会上,全国人大代表,绥化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子林表示,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必须担起的时代重任,是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和血脉。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片1

全国人大代表,绥化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子林在会上发言 摄影 徐旭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下大力气保障十四亿人的粮食安全再次做出了部署。黑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打造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龙江样板’,我们必须努力贯彻,义无反顾抓推动、抓落实。”张子林说。

  绥化是黑龙江的农业大市,据张子林介绍,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绥化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实现由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三产融合转变,正在向农业强市迈进。

  在张子林看来,绥化是黑龙江的缩影。他介绍,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黑龙江省又向农业现代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一是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保持全国第一。2020年,黑龙江省粮食实现“十七连丰”,总产量1508.2亿斤、占全国11.3%,商品量占全国八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三分之一,黑龙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二是农业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黑龙江省不仅完成了“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还探索创新了兰西县土地托管模式,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三是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黑龙江省原有的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个省级贫困县2020年已经全部摘帽,17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而绥化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5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4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6.7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四是县域经济加速发展。黑龙江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打造县域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3%,粮食加工转化率达68.3%,目前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3%;同时,农业农村基础条件、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也都取得重大突破。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张子林说:“全力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我们将重点要抓好两方面工作。”

  张子林表示,一方面,黑龙江省将做好“黑土地”这篇大文章,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任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十四五”黑龙江将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1600亿斤新台阶,依法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红线。另一方面,黑龙江省将做好“现代化”这篇大文章,率先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在动力上,突出抓科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打好大豆、水稻、玉米种业翻身仗,打造全国科学种田的样板,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在产业上,突出抓融合,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到“十四五”末期实现农业项目招商引资6500亿元,打造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振兴上,突出抓衔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张子林表示,黑龙江省将认真落实黑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推动生态建设文明建设实现新突破”的要求,让山更绿、天更蓝、水更清,让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