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张慧代表:黑龙江多措并举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幸福生活
2021-03-08 13:42:29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刘才星责编: 周经韬

  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发布会以“聚焦新突破 奋力谱新篇”为主题,就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改造提升“老字号”、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事关龙江振兴发展、更好担负起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等关键问题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以视频发布形式向外界传达了我省重要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

  国家“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有媒体关注黑龙江省在改善民生让群众过上更幸福生活方面将采取哪些举措?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张慧表示,过上好日子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愿望,也是党和国家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鄂伦春族的代表,张慧对少数民族民生福祉的改善有着切身的感受。在党和政府关心支持下,鄂伦春族改变了狩猎为主的生活方式,居住在国家提供的免费住房,享受免费医疗,子女上学也享受特殊的政策,可以说过上了幸福的新生活,鄂伦春族的生活也折射出黑龙江省民生工作的点点滴滴。

张慧代表:黑龙江多措并举保障和改善民生 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幸福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张慧

  多年来,张慧一直关注民生方面的方针政策。“十三五”期间,龙江经济发展面临很多困难,但民生投入的力度始终不减,民生保障持续改善。比如,去年全省财政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7%;五年城镇新增就业28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低保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持续增长;改造城镇棚户区62.7万套、老旧小区51.9万户、农村危房43.7万户;现行标准下62.5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均达95%以上。张慧从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了解到,“十四五”时期,省委省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一系列综合性措施,让民生事业更有“温度”,特别是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民生福祉改善实现新突破”、“要推动社会治理效能提升实现新突破”,一定会让全省人民生活有更大的改善。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收入。主要是四个方面:把拓展城乡居民增收渠道当作重要工作,特别注重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大学毕业生等为重点,壮大中等收入群体;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还将逐步健全农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机制,相信“十四五”时期龙江老百姓腰包会越来越鼓。

  二是就业。抓好重点群体的就业创业,主要包括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还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鼓励个体经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农民工返乡入乡创业给予引导支持。为了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还会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健全培训制度。同时,还将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托底帮扶,帮助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十四五”期间,全省将努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0万人的目标。

  三是社保。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将进一步健全,退休人员收入会更多;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将继续深化,扩大异地就医结算范围,让更多群众看病就医少跑腿、少折腾;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在做好退役军人、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的社会保障工作的同时,构建完善的社会救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体系。

  四是教育。普惠性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专门教育的保障机制将会更加完善,鼓励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在高等教育方面,将会推动优势学科交叉互补,办好“双一流”大学;还会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发挥在线教育优势,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可以说,未来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将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五是医疗。加大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越来越多的高质量医院、高水平医护队伍将出现在我们身边;提升基层医疗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建设,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让广大群众就近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还将在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上加大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坚持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局部应急处置有机结合,提高科学精准防控能力和水平。

  通过上述努力,黑龙江一定能够在实现东北振兴中,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记者 杨志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