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牡丹江市爱民区:三项举措破解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难题
2024-03-25 10:43:27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刘才星责编: 赵滢溪

  近年来,牡丹江市爱民区坚持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着力采取三项举措破解基层矛盾纠纷化解难点、堵点,全面深化“枫桥经验”爱民实践,筑牢“平安根基”。

  织密排查网络 着力解决“发现难”

  政法机关“精细排”。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公安、司法干警深入居民区进行矛盾纠纷排查,主动搜集、主动化解。组织干警每月对搜集摸排的矛盾纠纷信息及处置结果情况进行经验总结,对重大矛盾纠纷形成书面建议意见及典型经验,确保及时化解矛盾纠纷避免引发恶性案事件,年初至今,共组织排查矛盾纠纷144次,调解总案件298件,调解成功286件,调解成功率达95.9%。

  区直机关“重点看”。由区委政法委牵头,组建由应急、住建、网信、街道(社区)等14个部门共同参与的治安联防志愿服务队,充分发挥各自职能,聚焦辖区内城市基础建设老化、人员结构复杂的重点地区开展深入排查。3月中旬,区委政法委、黄华街道、黄花小区社区联合牡丹江铁路供电段,成功排查处理1处建筑垃圾漂浮物影响列车行车安全的风险隐患。

  基层党组织“认真听”。由社区干部、网格员、楼栋长、热心党员担任的政策宣传员、治安巡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结合经济普查、反诈宣传活动,深入辖区各小区、市场、公园、广场等人群密集处,通过“聊闲事”“话家常”的方式,倾听群众需求,调解矛盾纠纷、化解风险隐患,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年初,铁北街道泰安社区成功化解1起因居民精神障碍扰民引发的邻里纠纷。

  用好三级诊疗 着力解决“化解难”

  抓牢基层“首诊”。各村(社区)党委坚持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对简单的矛盾纠纷,交由网格员现场处理;对复杂事项,由网格员当场受理,并提交村级综治信息化平台,由调解员化解。截至目前,全区村(社区)排查矛盾纠纷123起,调解成功122起,化解率99%,做到矛盾纠纷发现在网格、化解在网格,实现“小事不出村(社区)”。

  强化乡级“复诊”。乡级综治中心对村级平台上报的矛盾纠纷迅速“接诊”,在分析研判的基础上,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分类派发,协调处理涉及多部门的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全区乡级平台共协调化解村级上报矛盾纠纷12件,成功调解12件,化解率100%,实现“大事不出乡镇(街道)”。

  做实区级“终诊”。积极探索打造“1+N”诉源治理多元解纷活动品牌,构建1个解纷驿站+“基层化解+专业调解+部门联动”的多元解纷模式,在全区8个乡镇(街道)、40个村(社区)建立“爱民解纷驿站”,整合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力量,积极吸纳法官、检察官、警官和律师、心理咨询师“三官两师”进入调解队伍。在全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屯)的解纷驿站选派26名法官常驻,通过走访区法院立案大厅、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八达村“解纷驿站”并与相关工作人员交流座谈等形式开展解剖式的调研了解。今年以来,与社区、村对接,线上答疑10起,线下调解成功并出具调解书1件,大力提升了诉前调解质效,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抓牢法治宣传“三进” 着力解决“预防难”

  推进法治宣传进社区。区依法治区办牵头,组织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将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普法重点内容,围绕春节、妇女节等重点时间节点,开展法律进乡村、进社区普法宣传活动10场次,发放《民法典》《宪法》《国家安全法》《知识产权法》等宣传读物2000余份,解答法律咨询36人次。

  推进法治宣传进学校。为增强未成年人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3月中旬,区属小学校联合牡丹江医学院开展“与法‘童’行,共护‘未’来”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牡丹江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学生会的大学生们用饱满的热情和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向学生们普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切实增强同学们知法、懂法、用法的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进一步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法治防线。

  推进法治宣传进市场。为促进辖区消费环境公平公正,3月15日,爱民区法学会以“创造法治消费环境,激发消费活力”为主题,会同市场局、司法局、营商局、区委宣传部等部门在新华市场门前举行大型普法宣传活动,重点围绕消费维权、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农资护农、特种设备安全等内容,发放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主动维权、消费公平的理念深入人心。(文 刘思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