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发展,从政策扶持到市场搭建、再到市场主体培育,黑龙江省围绕加快资本市场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部署,而“紫丁香计划”无疑是其中关键一招。2023年8月1日,哈尔滨敷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敷尔佳)正式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黑龙江省第40家上市公司。敷尔佳之外,今年黑龙江省还有新三板挂牌申请在审企业2家,上市申请在审企业4家,其中上市申请已过会提交证监会注册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10家,入选省级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企业357家,“紫丁香计划”正逐步开花结果,助力龙江企业逐浪资本蓝海。
加速企业上市 龙江“硬核”驱动
为推动支持黑龙江省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为全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更多优质龙头企业,2019年,省政府印发《黑龙江省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方案》,正式推出推进企业上市的专项行动计划——“紫丁香计划”,建立和完善推进企业上市“培育、改制、辅导、申报、上市、做强”全周期工作机制。
2022年,为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全省企业上市工作,省政府决定成立省市两级推进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的意见》,印发《黑龙江省企业上市挂牌“绿色通道”实施办法》等5个配套文件,建立服务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在依法合规前提下,尽最大努力帮助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除了政策鼓励,黑龙江省还对上市公司给予有力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实施“紫丁香”计划以来,黑龙江省已为19家企业兑现上市挂牌奖补1.1亿元。特别是将上市后一次性奖励调整为分阶段执行,由“锦上添花”转变为“雪中送炭”,解决企业资金周转方面的燃眉之急。
“一企一策”助力 精细服务暖心
记者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了解到,该局牵头黑龙江证监局和企业所在地市为重点上市后备企业逐户成立服务组,确定专人实时沟通,“一企一策”为企业上市提供服务与支持。今年3月和9月,该局先后两次组织开展后备企业集中申报及现有后备企业财务数据更新工作。对入库企业进行再筛选再分类,确定40家以上重点上市后备企业。
各地市及各有关部门对企业上市“紫丁香计划”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相继出台了多方面暖心的精细化服务,共同为企业快速开具与上市直接相关的各类合规证明和历史沿革确认证明,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募投项目保障、瑕疵股权处置等困难和问题。对于已确定券商等中介机构,进入尽职调查、问题梳理、申报材料制作等阶段的企业,则根据其需求邀请黑龙江证监局、沪深交易所黑龙江基地专家为企业进行疑难解答和专业指导。哈尔滨股权交易中心还先后搭建了“紫丁香专板”和“专精特新”专板,形成了多板块、多层次、差异化的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为提高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知,解决企业“不想上市”“不知道如何上市”问题,去年和今年,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连续两年联合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深圳市举办了民营企业上市培训班,共组织70家民营上市后备企业董事长、总裁、总经理参加培训,取得良好效果,提振了黑龙江省民营企业家逐梦资本市场的意愿和信心。
内外协同发力 护航逐梦蓝海
黑龙江省还积极进行外部联动,为辖区公司争取更好的上市资源。
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北京证券交易所相继在黑龙江省落地基地,并多次与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黑龙江证监局深入地市走访上市后备企业,仅今年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邀请就已走访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七台河、绥化等地的70多家上市后备企业,听取企业上市工作进展情况并给予专业政策指导和问题解答,帮助企业强化上市意愿、加快上市工作进程。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不断深化与证券期货机构合作。今年1月3日,安粮期货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在佳木斯设立。7月24日,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与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中银证券签署了《证券市场业务战略合作协议》,中银证券黑龙江分公司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黑龙江省的证券机构再添有生力量。而在此前,该局已与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招商证券、安信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头部”证券机构建立了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根据后备企业需求为企业与这些优质机构对接提供优质保荐资源。
“紫丁香计划”实施以来,全省共新增9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和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使新三板挂牌企业数达到54家。近三年黑龙江省新申报IPO的企业数是过去8年的总和,上市公司首发募集资金相当于过去5年IPO募资规模的总和。全省股权融资67亿元,其中,上市公司首发融资22.3亿元,再融资43.8亿元,新三板股权融资0.8亿元。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以“紫丁香计划”为引领,以科技创新领域为重点,积极培育、加力推动更多优质科创企业上市融资,为龙江建设“4567”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黑龙江日报记者 程瑶)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