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2022-10-10 10:09:01来源: 龙头新闻编辑: 牟海微责编: 赵滢溪

  一场秋雨一场寒,伴随着连日的阴雨天,哈尔滨地区最低气温已经低于0摄氏度,市民们直呼“过完夏天就直接入冬”。为了防寒保暖,人们开始了新一轮采购。记者走访发现,哈尔滨市各大商场的保暖装备已经准备就绪,与衣、食、住相关的御寒产品销量一路走俏,冷空气直接催热了哈市的“暖经济”。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市民们穿上了厚衣服

  衣:保暖衣羽绒服畅销

  近日,中国天气网推出全国秋裤预警地图,黑龙江省已是“秋裤天天见”。走在街上,凉风习习,市民们裹紧了大衣,步履匆匆。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全国秋裤预警地图(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走进道里区金安国际购物广场,各大品牌的羽绒服、毛衣、卫衣等厚衣物被摆放在商场一楼中心位置,前来购买的顾客络绎不绝。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羽绒服等厚衣服摆放在显眼位置

  “我上周还穿短袖呢,这周就直接羽绒服了,哈尔滨的天气冷得让人猝不及防。”市民李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御寒的衣服都在老家,只能临时选购几件,不然扛不住哈尔滨的低温。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市民正在挑选秋裤

  记者随即采访了几家店铺,店员表示,由于近日气温突降,店铺的产品陈列也从秋装过渡到了冬装,卖得最好的是成套的保暖内衣,价格在200元左右的最畅销,其次是羊绒大衣和薄款羽绒服,另外手套、围巾、帽子等御寒商品的销量也增长明显。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市民们正在挑选棉帽子

  “反季促销,羽绒服六折销售。”走在原宿春天购物广场内,远远就听见了吆喝声。一位老板告诉记者,因为冷空气突然来袭,很多顾客来不及网购,都是直奔商场选购,付完款穿上就走,这也带动了实体店的销售,趁着这个时候做促销,能吸引更多顾客。

  食:火锅食材销量大涨

  寒意袭人,热腾腾的火锅成为了市民驱寒的最佳选择。记者走访了哈市数家火锅店和涮串店,店内客流明显增加。其中一家火锅店老板告诉记者,每年降温开始店里都会迎来客流小高峰,但是疫情期间会控制就餐人数,店里进行多次消杀,为顾客提供更好的就餐环境。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火锅店内热气腾腾

  除了进店就餐,很多市民选择自己购买火锅食材,在家享用。“天气冷了就是要吃火锅,现在火锅食材超市能一站式采购,别提多方便了。”市民王先生说。

  走进道里区食上门火锅烧烤食材超市,老板邱锋正忙着给顾客打包食物。邱锋说,降温之后火锅食材的销量翻了一番,店里提供送货上门服务,每份菜品都是独立包装,干净又卫生,顾客只需要准备好锅,就能直接开吃了。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准备餐品送货上门

  在哈尔滨各大超市内,肉类档口也十分热闹,牛肉和羊肉的价格在40-50元。店员告诉记者,牛肉和羊肉都属于温补性的食物,能够御寒强身。“柿子牛腩、牛肉萝卜、羊肉汤,都很适合这个季节。”

   住:供暖设备连日热销

  “距离供暖期还有几天,老房子室内温度低,得先给老人买台取暖器。”在道里区苏宁易购的取暖用品区,记者遇到了正在挑选设备的张女士,不一会,她就选定了一台电热风取暖器。销售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年是小太阳电热扇卖的比较好,近几年是暖风机卖的好,两件商品都体积小,加热快,但相比之下后者使用起来更安全,更受老年人喜欢。“现在店里最畅销的就是取暖器,大中小型的都有,价位在100元—300元之间的取暖器最好卖。”店员说。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市民选购取暖器 

  在道里区透笼商厦内,记者发现夏季卖消暑产品的档位已经摆上了保暖产品,保温杯、电热宝、电热毯、暖脚器等“暖身”小家电俏销。商家告诉记者,降温之前就已经开始备货,商场内售卖保暖产品的档位多达数十个,为抢占先机,商家打出特价处理的牌子,吸引更多顾客。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保温杯做促销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市民选购保暖用品 

冷空气催热哈尔滨市“暖经济” 保暖产品销售一路走俏

各式各样的充电暖手袋

  “女孩子做好保暖很重要,这种便携的暖手袋充电几分钟就可以用了,很方便”。市民何女士说,哈尔滨的冬天离不开暖手袋,但是购买时要看好面料和质量保证书,要温暖更要安全。(文/摄 见习记者 王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