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产粮大市绥化全面进入收获季节。“这就是我家种的1800亩玉米,大玉米棒子个个颗粒饱满,又是个好年头。”绥化市北林区新华乡五一村的种植大户王兆元看着玉米田,满脸都是喜悦。
在北林区红旗满族乡金地合作社,负责人刘艳伟告诉记者,今年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近万亩,主要选种的是早熟脱粒品种,亩产预计能达2000斤。丰收时,合作社统筹安排作业地块,科学调配大型农业机械,近万亩的玉米田仅需要一周时间就能完成收割。同时,合作社还与中粮、象屿等企业签订了玉米收购意向书,在玉米收割的同时完成脱粒,然后直接送往企业,省去了许多环节。
在海伦市东兴现代农机合作社内,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10月中旬,我们就要准备秋收了。得益于充足的雨水、精细的管理,今年丰收已成定局。我们从前几年就开始进行保护性耕作,一开始大家都不认可,在我的坚持下,社员们逐渐看到了保护性耕作的优势。秋天玉米收割后,秸秆还田处理,增加了土地肥力,还有利于明年播种。”合作社总经理刘春生说。
今年,海伦市玉米种植面积131万亩,预计产量78.6万吨。
绥化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一直都是黑龙江玉米主产区,玉米品种好、种植面积大、产量高、商品量多,玉米播种面积多年保持在1500万亩以上,产量占全省近五分之一。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春播以来,绥化积温足、降水多、墒情好,灾害明显轻于去年和常年,大部分玉米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增产趋势明显。
近年来,绥化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黑土地保护,因地制宜引导农户规模化、标准化种植玉米,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不断提升粮食生产管理水平;全面推进机械化作业,既节省了作业成本,又提高了粮食产能,玉米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张鑫宇 黑龙江日报记者 董新英)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