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原鸡西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与原市司法局整合重组为新的市司法局,开启了司法行政工作新篇章。机构改革后的市司法局人员进一步壮大、职能进一步增强,承担以全面依法治市为统筹,协调推进行政立法、行政执法监督、刑事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的“1+4”新职能,在疫情防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成为鸡西法治建设的排头兵和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中坚力量。
三年多以来,鸡西市司法局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统筹推进法治一体化建设,通过构建三“大”三“新”六个“格局”,为政府和企业群众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在建设“六个龙江”和打造“一都五城”中彰显了司法行政新担当。
鸡西市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2018年3月,中共鸡西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成立以来,鸡西依法治市工作在全省频出亮点,市司法局代表鸡西在全省依法治市经验交流会上介绍经验。2020年,在依法治市委员会的全力推进下,密山市被评为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县),成为黑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2022年,根据省委依法治省办要求,法治督察和纪检监察联动配合,建立合作机制,在助推法治鸡西建设上形成合力,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机关印发了《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依法治市办关于建立法治督察与纪检监察监督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力促进法治督察进一步发挥利剑作用,提升督察效能,推动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步伐。
鸡西市司法局坚持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推动与改革相关联、相配套的法规规章立改废释工作。根据实际对《鸡西市物业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废止,对《鸡西市城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做到了立法顺应人民期盼,同时积极组织开展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理,对不合理规定进行废除,让鸡西从“有法可依”向“良法善治”迈进的步伐更加有力。
2022年,鸡西市司法局根据实际,高站位谋划立法项目,积极回应社会热点,突出立法服务文明城市创建和加强市域社会治理,《鸡西市文明祭祀条例》《鸡西市文明养犬条例》等立法项目将在年内审议,这些立法项目的实施,将更有利于将鸡西城市建设好,将鸡西人民利益维护好。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良法善治的必由之路。“早排查、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早完善、早提高”是鸡西市人民调解的工作目标,是践行“枫桥经验”的具体举措。
2022年,鸡西市司法局牵头在全市开展“排纠解纷防风险·保安维稳促发展”2022年矛盾纠纷化解专项行动。在工作中,坚持推进构建多元化解纷体系,把民间性解纷机制作为第一道防线,鼓励各行各业建立健全行业解纷机制,吸收各类专业人士进入解纷机构,完善就近及时处理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从源头化解纠纷的作用;把行政性解纷机制作为第二道防线,健全行政复议、行政调解、行政裁决等制度,建立“一站式”解纷机制,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化解纠纷的“分流阀”作用。把诉讼作为最后一道防线,提高司法的专业性、公正性、权威性、高效性,确保每一个案件案结事了。
在进一步健全纠纷化解联动机制上,该市推动开展“1+4+1+N”(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法庭+群团组织)联动共建活动,发挥良性互动的协调功能,推动全市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从源头上减少了涉法涉诉案件。
在推动重点人群监管上,鸡西市司法局创新提出“五步工作法”,开启社区矫正监管新模式,被司法部作为经验推广,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形势逐年向好。
自2022年5月1日起,鸡西市开始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市执法部门行政复议权统一收归本级政府行使,使运动员和裁判员实现两分离。鸡西市司法局创新推行案件“软处理”机制,将复议调解、促进和解贯穿行政复议全过程,调处结合,综合运用释法说理、类案指引、情绪疏导等多种方式,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政通。
2021年以来,鸡西市政府审查行政复议案件179件,依法纠正违法行政行为24件,行政复议工作已成为化解鸡西社会矛盾的“调节器”“降压器”“稳压器”,成为架构在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法治兴则国兴 法治强则国强”,在奋进新时代新征程上,鸡西市司法局将以“作风建设年”为抓手,着力转作风、提能力、优环境,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1+4”司法行政职能,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在服务鸡西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司法行政工作新作为,为鸡西打造“一都五城”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和优质的法律服务。(文/图 黑龙江省司法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