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绿色低碳生活 你准备好了吗?
2022-03-01 09:54:24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牟海微责编: 周经韬

  扔垃圾之前进行分类,看完电视随手拿起遥控器关机,洗脸的水收集起来冲马桶……这是95后女孩刘莹的日常习惯,对于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她早已熟记于心。“我从小养成了这些习惯,以前只觉得这样做是为了节约资源,没想到现在还可以为绿色发展作贡献。”刘莹说。

  对于刘莹的生活方式,黑龙江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应对气候变化研究所所长邢洁表示赞同,“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过程中,每一位居民都是责无旁贷的主力军。绿色低碳从身边事做起,像刘莹的生活方式就是很好的模板。”

  一次绿色低碳的购物体验

  每到周末,刘莹就会利用休息时间去超市购物,购买下一周工作日的食材和生活用品。记者跟随刘莹体验了一次绿色低碳的购物方式。

  在购物前,刘莹提前规划好下一周的菜单,在超市里按照计划购买,“水果也是每样买一点,不会买多造成浪费。”刘莹说。

  “有时候遇到超市打折促销,我也会选择生活中需要的商品,不会盲目跟风抢购。实际上仔细一算,因为打折买一些用不上的东西,拿回家就闲置一边,造成浪费的同时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刘莹说。

  结账的时候,刘莹拿出在家准备的布兜装购买的商品,满载而归。相比于多数年轻人去超市选择购买塑料袋的购物方式,刘莹有自己的想法,“很多同龄人认为带布兜去超市购物是老年人的做法,但是我不认同。布兜很耐用而且非常环保,可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避免白色污染。”

  到家后,刘莹将商品取出进行归置,包装垃圾被她细心分类,“像这些包装纸、塑料泡沫、塑料包装要装在一起,它们属于可回收垃圾,刚刚收拾出来的菜叶菜根属于厨余垃圾。我在平时会提前将垃圾分类,这样扔垃圾的时候会很方便。”

  “精致,会生活。”这是朋友们对刘莹的普遍印象,刘莹的低碳生活方式也在影响身边的朋友们,“自从和刘莹学完垃圾分类,我在家扔垃圾时都提前分类,同时也号召家人这么做。我觉得这是在为绿色发展贡献我们市民的力量,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刘莹的朋友说。

  非必要不浪费是不二法则

  “刘莹的生活方式,对于市民来说,在绿色低碳方面的启示最主要的一点是非必要不浪费。”邢洁说。

  邢洁介绍,商品从加工到运输再到销售环节,整个生命周期都会产生碳排放。而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人为本的供需平衡。对于市民来说,减少购买不必要的商品,向市场传递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信号,就是在减少碳的排放。

  在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21年)》(以下简称《报告》)中,约半数受访者能够践行绿色消费,在食品、服装、电子产品方面做到适度消费,并优先选择较为低碳环保的食品、衣物和电器。

  邢洁表示,日常生活中使用电器、驾驶燃油汽车、开火做饭等这些日常行为,在市民眼中看来是生活小事,却也会产生碳的排放。“绿色低碳是一件久久为功的事情,作为市民一定要提升环境责任意识和环境行为意愿,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开展全民绿色行动。”

绿色低碳生活 你准备好了吗?

绿色低碳生活 你准备好了吗?

市民乘坐公交车绿色出行。

  不仅仅是节约资源,利用好废物资源也同样可以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市民在生活中必定会产生废弃物,在废物处理过程中也会产生碳排放,从源头减少垃圾生产,并将废物再利用、资源化是最好的减碳方式。比如,不穿的衣服可以进行捐赠、纸张正反面重复使用等。”邢洁说。

  日常生活 如何做到绿色低碳

  “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习惯于以往生活方式的市民们,突然转换到‘双碳’背景下生活,难免会出现不适应。”邢洁说。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中,也有72.3%的受访者认为“我希望采取更多环保行为,但是不知该做什么”。

  邢洁建议,在提高市民绿色低碳意识方面,应加大政府引导和媒体宣传力度,加快出台相应法律法规制度,抓住世界地球日、全国低碳日等特定节日的契机,向市民宣传绿色低碳知识,提高绿色低碳意识。

  除此之外,邢洁还给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市民们要理性购买商品。比如,电子产品几乎每年都在更新换代,没有必要跟风购买,要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购买衣服时,避免追求新潮采购不合适的衣服,应选择经久耐用的材质。

  其次,市民们要保护生活环境。在特定节日不露天焚烧或不燃放烟花爆竹,按要求分类投放各类生活垃圾,积极参与义务植树等公益环保活动,在外就餐或订外卖时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

  最后,市民们要节约资源能源。在使用电器、电灯或水龙头后应及时关闭,在前往不同距离目的地或远途旅行时优先选择低碳出行方式,优先选择较为低碳环保的食品、衣物和电器。(文/摄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玉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