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黑龙江省边境城市黑河市报告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警报迅速拉响。
到11月2日,从黑河到哈尔滨,黑龙江省通过快速的核酸检测、加速的流调溯源、严格的隔离转运、严密的卡口封控,多管齐下并行推进,形成对“德尔塔”的合围之势,不断筑牢病毒“防火墙”。
严控!慎之又慎守住社区防线
10月31日,医务人员在一处核酸检测点为市民进行检测。新华社记者王松 摄
“来,老靳,帮我开一下门。”黑河零下3摄氏度的寒风中,车上穿着厚厚防护服的司机冲着小区门口大声喊道。
“来了来了。”靳红超一路小跑,放下小区门口的警戒线。
“车里坐的是小区里的密接人员,根据规定要进行隔离转运。”靳红超说,这可不能有丝毫大意,必须谨慎再谨慎。
靳红超是中国石油黑河销售分公司纪委书记,他身后的小区叫惠民小区。自10月27日黑河市爱辉区按下“暂停键”以来,靳红超和同事已经在这里值守了几个日夜。
“我身后的居民楼里有800多人,我们6个人倒班值守小区门口。单位还有工作要我们处理,要保障市区的石油供应。”靳红超说。
从黑河到哈尔滨,抗疫的力量在集结。黑河市爱辉区将所有小区合并为409个值守点,市区176个单位、近万名干部职工、2000多名志愿者下沉值守一线,全天候值守;10月31日,哈尔滨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从市直机关81个单位紧急抽调2323名党员干部,下沉道里、道外等5个主城区防疫一线。
“喊麦”!“全员核酸”考验协同作战
11月2日,靳红超在黑河市惠民小区卡点值守。新华社记者王松 摄
“楼上居民尽快下楼做核酸!”在黑河市爱辉区网通社区,一名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拿着高音喇叭,在居民楼附近来回走动,提示居民尽快进行核酸检测。这样的“喊麦”,已经成为黑河市爱辉区各个小区近日的“标配”。
几百公里外,哈尔滨市道外区南马路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燚峰的抗疫节奏同样加快。他所在的辖区共有6个社区,户籍人口约3.5万人。10月30日下午接到核酸检测通知后,李燚峰第一时间把核酸检测物资准备到位,一直忙到第二天凌晨,31日早上6点又开始工作。
大规模核酸检测不仅是个技术活,更是一场全民动员,需要强大的组织协同能力。11月1日,哈尔滨多个区县已陆续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与此同时,黑河市爱辉区已经完成六轮全员核酸检测。黑河市从下辖县市抽调医务人员800余人投入核酸检测工作,同时成立20个流动入户采集组开展入户核酸采集。
倒追!是流调队员也是“病毒捕手”
11月2日,医务人员在一处核酸检测点为市民进行检测。新华社记者王松 摄
核酸检测的阳性结果,是发现疫情的“信号弹”,要实现迅速控制疫情,还需要流调溯源、转运隔离等措施的及时跟进。
在哈尔滨,截至11月1日24时,当地累计排查确诊病例的密接者1330人,次密接者3298人,已全部进行隔离管控。
连日来,哈尔滨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副所长李世娥一直忙碌在流调战线。每次接到阳性报告后,她和队员们都争取用最短的时间赶过去。
“我们要倒追流调对象近14天的情况。”李世娥说,她们与流调对象“长谈”,了解对方的发病情况、核酸检测情况、流行病学史、行动轨迹等信息。这几天,李世娥就住在单位,夜里只休息三四个小时,白天难得有空闲的时候,困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儿。
“稍有耽搁,就可能造成更多传染,我们必须争分夺秒。”李世娥告诉记者。
黑河市疾控中心主任勾玉洁说,在黑河,447名流调人员正在全力以赴锁定病毒“包围圈”。
稳住!转运“接棒”不留隐患
11月1日,在黑河国际公路客运站,身穿防护服的转运者正在车站外排队入站。新华社记者王松 摄
“您是哪个街道的?”“大家间隔远一点儿!”11月1日中午,在黑河国际公路客运站,身穿防护服的转运者正在车站外排队入站,车站内的转运大巴排成一列。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黑河市爱辉区各个街道的工作人员进行着信息登记核实和组织引导等工作。
手拿转运者的信息表、身穿防护服、头戴隔离面罩,黑河市爱辉区西兴街道工作人员郑婷婷正在一边核对转运者信息,一边引导他们进入客运站。这些转运者将在这里乘大巴前往隔离点进行集中隔离。
“今天早上5点多就到这里了,我们街道今天大概会转运60多名密接者,我们负责的工作就是让转运者进入车站,确保他们安全离开黑河到达指定地点。”郑婷婷说。
黑河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石耀辉说,目前当地已启动16个备用集中隔离场所,黑龙江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的绥化、齐齐哈尔隔离场所也已启用。现阶段的隔离场所可以满足集中隔离需求。(记者陈聪 强勇 参与采写:管建涛 刘赫垚 王鹤 王松 唐铁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