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服务更有“温度” 哈尔滨新区创新供热服务模式
2020-10-15 10:09:32来源: 哈尔滨新闻网编辑: 于灵爽责编: 赵滢溪

  原标题:供热标准提升 服务更有“温度” 哈尔滨新区创新供热服务模式,确保居民投诉回访率100%办结率100%

  又到供暖季,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把暖屋子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抓早抓实、创新方法,赢得居民点赞。

  “我为新区效率点赞!为供热维修师傅点赞!去年供热开始时我家室温最高才17℃,因为不达标我便打了一个投诉电话。没想到,放下电话不一会儿,哈三电厂供热公司的师傅就来了。”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枫林溪语小区9号楼居民彭波说,维修师傅看到她身体不好,便帮着把进水口彻底清理了一番,此后,室内温度达到20℃标准,最高时达到23℃。“今年肯定也错不了。”彭波说。

  多部门“会诊” 冬病夏治“去根”

  去年,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在哈市率先提出2006年以后建设的住宅冬季供暖温度达到20℃。当时区内仅个别居民家因供热管网、暖气片不足、房屋透寒等问题未达到标准,但新区本着要让居民屋子暖,更要让百姓心里暖的原则,针对这些居民家进行一对一“诊治”,彭波就是此举措的受益者之一。

  据哈尔滨新区物业供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育松介绍,今年夏天,哈尔滨新区物业供热办联合供热企业、物业企业、街道,对去年关于供热投诉的居民家挨家挨户走访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个别供热不达标居民家存在墙体透寒、暖气片不足、窗户透风等“先心病”。“虽然是‘先心病’,但我们想尽办法帮助居民从根本上解决了实际问题。”张育松介绍。

  “供热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是一项‘暖心工程’,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把供热工作做实,针对去年存在的供热质量问题,我们采取了‘冬病夏治’,打有准备之仗。”张育松介绍。

  按照夏季检修计划,新区对所有锅炉及换热站、管道阀门等各环节全部进行检修,目前已经检修完毕。今年还新建供热一次网管线近20公里,改造二次网管线50余公里,分户改造414户,改造面积3.35万平方米,目前已全部施工完毕,辖区所有热企的储煤率均已达到要求。

  大数据智能检测 三级联动确保两个100%

  服务民生没有上限。今年供热季,哈尔滨新区对供热工作再提新要求,凡居民的有效投诉,保证100%回访100%办结,力争实现居民100%满意。

  “我们就是要用新区标准,服务好民生。”哈尔滨新区副区长李凯峰说,“千方百计让新区居民屋子暖心更暖,是我们的工作目标。”

  截至目前,新区供热企业已全部启炉,其中哈三电厂供热公司于10月9日启炉,10月10日近端小区居民家已经有热感。为确保开栓率,今年夏季,新区组织供热企业开展隐患排查,对弃管类、欠费类、并网类问题进行集中协调处理,逐一解决影响开栓供热的难题,确保全区各小区及公企单位按时开栓。

  为进一步提升群众满意度及幸福感,新区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去年,新区大数据中心随机在全区抽取50户居民,对其家中加装电子温度计进行实时温度检测,这使得新区能更精准掌握供热企业供热质量。今年,新区将继续实行大数据智能检测。同时,以投诉回访率100%、办结率100%为服务宗旨,首问负责制,跟踪处理,针对供热企业接到的投诉,区街联动定期检查企业对投诉的处理结果,对处理后不满意或者重复投诉的建立台账,跟踪督办、回访,对有理投诉的,确保满意度100%。对区街接到的投诉,登记督办,限期处理,反馈处理结果。对媒体等其他渠道投诉的问题,立即督办供热企业现场解决,24小时整改完毕,同时将不达标投诉情况录入供热质量服务考核系统,进行考核扣分。此外,安排专人派驻热线及时解决处理居民投诉,设置公开投诉电话,24小时专人值守,第一时间处理和答复群众投诉和问题咨询,做到投诉件件有人管,件件有落实。

  新区还通过实行三级供热管理网络、建立隐患台账和一对一包保等方式,加强监管。今冬,区供热办加大对供热单位供热质量的监督、检查、考核评比力度,形成区、街道、社区三级供热管理网络。供热企业将认真梳理上一年度的居民投诉,建立隐患台账,针对每户投诉居民不达标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并逐一落实。实现一对一包保,将投诉居民按照区域划分,逐个落实到街道、社区、供热企业的具体班组及维修人员,主动上门服务,定期回访。全力保障正常有序供暖,真正做到让群众满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