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井村全貌。
工作队为四井村打造“小山”香瓜品牌出谋划策。
工作队员在贫困户李亚学的花卉基地查看花苗长势。
今年5月,四井村生态扶贫基地建设完成。
在扶志超市,村民可以用爱心积分兑换日用品。
保洁队员对村容环境做日常维护。
干净整洁的水泥路纵横交错,房前屋后的绿化树郁郁葱葱,明亮的路灯点亮回家路,闲暇时村民在广场上扭秧歌话家常……一幅乡村田园图景让人陶醉——金秋时节,记者在龙江森工集团定点帮扶的绥棱县克音河乡四井村看到了这样的景象。这个昔日远近闻名的省级贫困村,去年年底已实现全面脱贫,耀眼的成绩背后,凝聚着龙江森工集团的国企担当。
四井村全村773户274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79户,贫困人口424人。2017年6月,龙江森工集团前身省森工总局承担起帮扶四井村脱贫攻坚的使命任务。
2019年,改制后的龙江森工集团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而此时也正是脱贫攻坚最吃劲的时候,集团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帮扶工作。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旭东定期深入四井村实地调研指导脱贫攻坚工作,集团主管领导党委副书记姜传军,联络员、党委组织部部长赵宏宇多次深入四井村推动落实好各项帮扶举措。
截至目前,龙江森工集团累计为四井村投入帮扶资金500多万元,四井村“三有三通”全部达标,“五个产业”“七个基地”初步建成,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容环境全面提升,村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底,四井村179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
数读
●截至目前,龙江森工集团累计为四井村投入帮扶资金500多万元,四井村“三有三通”全部达标,“五个产业”“七个基地”初步建成。
●森工集团党委连续三年组织省森工总医院的医疗专家进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累计为1000多名村民进行了诊疗服务,免费送药7万余元。
●绥棱林业局有限公司出资30万元为四井村建设的生态扶贫基地,种植水曲柳5000株、糖槭树5000株。
●今年,森工集团投入49万元,工作队通过争取农机政策补贴资金15万元,购置了12台套农机具,四井村农机总量达到24台套,完善了农机作业服务产业链,每年可为四井村增收30万元。
谋划脱贫干实事挂图作战争上游
2019年6月,受龙江森工集团指派,绥棱林业局有限公司继续组织实施四井村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翔明主动请缨,作为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带领王德梁、张绍彬、于海军3名同志进驻四井村,开启新一轮驻村扶贫工作。
工作队驻村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摸村情、访农户。刘翔明带领队员挨家挨户走访,冒风雨、顶星夜,往返乡路,不知疲惫。灯光下、炕头边,与贫困户促膝交谈、贴心交流。根据汇总上来的情况,工作队精心制作了四井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动态管理图板,全村179户贫困户的住址、致贫原因、落实享受政策情况等内容一目了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工作队为四井村科学制定了2020年脱贫攻坚计划,挂图作战、跟踪推进,全力帮助村两委将蓝图化为现实。
从绥棱林业局有限公司驾车15分钟左右,紧邻村村通公路,一座近6米高的大门引人注目,蓝色主基调构成的龙、凤、兰、竹、菊等图案绘制成一个牌匾,上书“四井村欢迎您”几个大字,这大门是工作队来之后带领村民用废弃材料修建的。
进入村门,一条150米的水泥路展现眼前,路面平整洁净,左侧一座座砖房错落有致,右侧一排太阳能光感路灯站得笔直,两侧的排水沟和分类垃圾桶规整到位,宣传展板上“四井村2020~2025年乡村振兴规划”十分醒目。这就是昔日那个省级贫困村,3年时间里,她彻底变了样。
“没有驻村工作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这是记者听到村民说得最多的话。
谈起村子的变化,四井村党总支书记王海峰眉开眼笑:“以前村经济情况在全乡8个村倒着数,现在能排到中上游了,村民家的家底也都厚实了!”“俺村进步了之后,县领导夸俺们干得好,邻村也来学习考察呢。”一旁的村民郝云禄补充道。
记者了解到,森工集团党委连续3年组织省森工总医院的医疗专家进村开展大型义诊活动,累计为1000多名村民进行了诊疗服务,免费送药7万余元。2020年春节前夕,集团党委下拨价值总计10万元的救助资金和物资,全覆盖走访慰问了全体贫困户。
做强产业建基地致富找到新出路
在四井村,一块写着“生态扶贫基地”的大型展示板立在道边,它的后面是一块占地30亩的林木种植区,夹在大片的高粱和水稻之间,显得十分独特。
“这是今年5月绥棱林业局有限公司出资30万元为四井村建设的生态扶贫基地,种植水曲柳5000株、糖槭树5000株,林下间作红小豆和返魂草。”刘翔明踩着泥泞的黑土地,边介绍边查看林木的生长状态。“到基地做管护一天能收入50元,在家门口干点活儿,既挣钱还省心,多亏了工作队刘书记给我们上了好产业!”贫困户孙长海高兴地说。
培育产业是实现稳定脱贫、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针对四井村的贫困现状,工作队帮助村两委厘清发展思路,提出做强农机作业服务、木耳种植、光伏发电、生产鲜食玉米、扩大劳务输出“五个产业”,建好绿化苗木、生态杂粮、生态果蔬、花卉绿化、家禽养殖、中草药种植、生态杂粮加工“七个基地”的发展规划。
生态扶贫基地,利用龙江森工集团的行业优势,有针对性进行产业帮扶带动,赢得更多生态“红利”。工作队通过省新农村促进会联系,促成了四井村与黑龙江省三合源农业发展公司合作,搭建起了中石油华油集团销售平台,解决了村里种植的红小豆等生态杂粮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
“生态扶贫基地仅杂粮和中草药种植,当年就可收益3万元,3年后,绿化树苗可收益15万元。‘林粮药、长短效’相结合,提升了土地的附加值,仅这一项就带动贫困户30户,每户预计增收500元。”扶贫工作队的王德梁给记者算了笔账。
多产业开花,让每位村民都找到适合自己的致富之路。
今年,森工集团又投入49万元,工作队通过争取农机政策补贴资金15万元,购置了12台套农机具,使四井村农机总量达到24台套,完善了农机作业服务产业链,每年可为四井村增收30万元。此外,工作队利用绥棱林业局有限公司的劳务派遣机构平台,在今年疫情发生的特殊形势下,输出劳动力150多人,到北京、大连、上海等地务工,其中贫困户91人,劳务输出一项人均年收入25000元。
58岁的孙兴秀此前参加了工作队组织联系的育婴培训班,学习期间,工作队租一辆大客车,每天一大早就接村民去县里学习。“听说这个职业在城里一个月能赚好几千块,甚至能上万元呢……”孙兴秀兴奋地说,感觉幸福生活离自己更近了一步。
通过做强“五个产业”,建好“七个基地”,四井村每个贫困户至少有两项以上产业带动,贫困户户均年收入不低于10000元,切实解决了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的问题。
村屯环境大变样文明乡风初长成
秋日里的东北,天越来越短,傍晚五六点天已经黑了下来,而此时正是四井村秧歌队的“团建”时间。大伙吃过晚饭,不约而同聚到小广场上,在太阳能路灯下,村民们开始了一天劳作后的休闲与快乐。
“走,咱也去看看热闹。”刘翔明领着记者一行往屋外走,刚推开门,喜庆的音乐便飘了过来。小广场上,已有七八位村民身着鲜艳的服装,手拿扇子扭得不亦乐乎。
村民孙大姐说:“现在村里的环境好了,以前没事就打麻将的风气也少了,大家吃完晚饭都会出来活动活动。”
来到四井村,工作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环境卫生搞好。在协调绥棱林业局有限公司投资160万元对全村11个屯进行全面绿化的基础上,开展了环境卫生治理会战。“今年我们又投资了十多万元,安装了80盏太阳能路灯,新建了村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景观带,实现了11个村屯主要街道亮化全覆盖。”刘翔明说。
在绥棱县扶贫办的支持下,工作队帮助四井村修复断头道路2.2公里;依靠农业农村局扶持和自筹资金,重建了小山湾大桥;在防汛抗灾期间,为范云海等16户村民解决了存在多年的排水难题……截至目前,四井村栽植绿化树7696株、花灌木23785丛,修建绿篱950米,更换栅栏1650米。
村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驻村扶贫工作队看在眼里。他们协调绥棱林业局有限公司工会出资为11个村屯组建了秧歌队,购置了音响和秧歌服,成立了200余人的秧歌协会。今年“十一”前夕,四井村首届“迎国庆·庆丰收”秧歌比赛成功举办。
在驻村工作中,4位队员真心把四井村当成自己的家,虽然他们都是上有老小有小的家境,离家也只有15分钟的车程,但队员们经常在村里一住就是20多天不回家。工作队千方百计为村民谋福利,免费义诊送药,定期技术培训,受到村民一致欢迎。今年高考成绩公布后,工作队与村两委筹措8700元,为村里被录取的应届毕业生发放了助学款和奖学金,红包攥在手里,温暖留在心里。
“经常有村民往我们住所门前放蔬菜水果,有时都不知道是谁放的”,刘翔明说:“最欣慰的是村民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我们,‘有事找工作队’已成为村民们的口头禅,这说明我们的付出得到了认可。”
扶贫真心换来村民爱心。当年初疫情来袭时,平时省吃俭用的村民这次“豪横”起来,向疫区捐款号召发出后,100元、200元的捐款纷至沓来,四井村成为全乡8个村捐款最多的村。从只顾“小家”到甘为“大家”,四井村乡风文明有了质的转变。
扶贫扶智更扶志留下不走工作队
本着“扶贫先扶志,兜底不兜懒”原则,扶贫工作队对四井村有劳动能力、无脱贫志气的贫困户不怕麻烦,三番五次走访入户,为他们量身定制脱贫方案。
村里58岁的李亚学是个贫困户,工作队了解到他喜欢养花后,带他去邻村学习花苗培育技术,还为他免费提供大棚和花种并联系销路。今年他种了一个大棚的孔雀草,盈利1万多元。如今的李亚学一改昔日的懒散,一心要过上好日子。记者钻进大棚时,李亚学正在给黄瓜苗浇水。“明年我准备把3个大棚都种上花苗,花期过后再继续种菜,什么都不耽误。明年我加倍好好干,肯定是丰收的一年。”
扶贫必扶智,扶技来助力。工作队在对179户贫困户调查走访后深深意识到,贫困户只要有一技傍身就可以有效防止返贫的出现。
对有劳动能力、无脱贫技能的贫困户,工作队因势利导、因户施策,邀请专家举办育婴、家政服务、黑木耳种植等各类培训班,组织40名村民参加省技能培训班。组织村两委班子和村民代表到农博会参观学习农业新科技、新业态,让村干部和村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技能,切实增强了村民想脱贫、会脱贫、能脱贫的信心和底气。
工作队帮助村里建立了“龙江四井”网站、“美丽四井”微信公众号和“绿品农家”微店,注册了“瓜翁富”和“绥四杂粮”两个品牌商标。通过线上线下宣传销售“小山有机杂粮”“小山甜瓜”“小山蔬菜”“小山湾溜达鸡”等产品,打造了四井村农产品品牌;并积极协调帮助四井村销售小杂粮,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工作队还利用紧邻绥四路的4栋温室和16栋大棚,引进能人种植葡萄,辟建生态果蔬基地,将13户瓜农整合组建小山甜瓜协会,注册了商标,抱团闯市场,为发展观光采摘和乡村旅游打基础。
“这是我们村第一次有去省城学习的机会,回来后大家不用督促,主动学技术,自己出去找工作,生活越来越有奔头了。”四井村妇女主任范长艳感慨道。
对口帮扶,“授人以渔”。龙江森工集团对四井村的帮扶,从前期的资金投入,到更多的智力帮扶,为四井村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日前,《四井村2020-2025年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已起草完成,工作队又带领村两委班子深入到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以此提升村干部的创新意识和发展能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交上三年扶贫答卷,龙江森工人并不满足,在他们心里,四井村是永远的牵挂。(文 摄 梁晨 记者 马一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