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融入新元素 打造新引擎——东北老工业城市齐齐哈尔市新旧动能转换见闻
2020-10-13 11:32:17来源: 新华社编辑: 于灵爽责编: 赵滢溪

  传统产业不断融入创新元素、新兴产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东北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形成升级版现代产业体系,GDP增速由全省第八位逐年晋升,2019年升至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在全省率先实现正增长,增速位居前列。

  创新领路“老树发新枝”

  在中国一重轧电制造厂的生产车间,“大工匠”桂玉松在一台大型数控机床前,两眼紧盯着一块重达百吨的实心钢坯,轻触操控案板,伴随着机床轻微的转动声,特制的刀具便已伴着润滑油,探入钢坯的内部。

  “我们的工作就是在这个巨大钢坯内钻出一个长达十多米的深孔,钻出的孔必须绝对笔直,误差不能超过0.02毫米。”桂玉松带领团队历经一次次的失败,终于发明了这种可以“削钢如泥”的特制刀具,钻孔速度从原来的24小时10厘米,到如今的8小时深钻超7米。

  创新驱动成为齐齐哈尔市推动传统工业稳步增长和转型升级的“秘钥”。中国一重副总经理蒋金水说,创新工作室几乎覆盖到一重全部的制造厂,在每个车间的墙上,随处可以看到创新工作室的课题跟踪表。

  在中车齐车集团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排排铁路货车所用的转向架整齐地摆放在地面,部分工人正在对车轴进行精加工。公司计划部崔虎范说,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和出口压力,公司技术人员特别对窄轨煤炭漏斗车车体结构进行全面优化,如期完成了澳大利亚、韩国等企业的国际订单。

  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中国一重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5.4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92.3%;建龙北满特钢、中车齐车集团、齐重数控等企业的产值增长率均超过了两位数。

  “原字号”变“金字号”

  齐齐哈尔市在做大做强装备制造业的同时,还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 深度开发“原字号”资源,推动农业由单一种植向种养加销全产业链发展,加快构建新兴产业体系。

  在拉哈镇的黑龙江鸿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粉碎车间、糖化车间、发酵车间、蒸馏车间,工人们正在机台前有序操作。“疫情期间,我们一天也没停工,截至9月底加工玉米153.5万吨,全年预计加工量将达210万吨。”公司副总经理刘永家说,目前带动当地就业900多人。

  在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淀粉生产车间,几十个大型设备在全天候运转,每天5000多吨玉米经过浸泡、研磨、分离等环节后,产出约3600吨淀粉用于生产氨基酸。

  “经过一道道程序,玉米就变身成各种高附加值的产品。”龙江阜丰副总经理沈兆胜说,原字号的玉米大致经过三次增值过程,先是玉米生产淀粉,然后是淀粉加工成氨基酸、味精,最后对生产废水、副产品进行生物技术加工,变成优质饲料和肥料,全部生产过程形成了一条持续增值的产业链条。

  齐齐哈尔市副市长姚卿说,目前,齐齐哈尔市引进了益海嘉里、阜丰集团、鸿展集团等一大批食品深加工企业,确立了食品加工、现代畜牧、马铃薯等重点产业,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新产业激发新动能

  在黑龙江省辽金源陶瓷有限公司陶艺工作室,白银杰正精心制作紫砂壶,室内摆放着工具、模具和待烧的半成品。白银杰是齐齐哈尔市依安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几年前通过参加当地组织的陶艺培训,成为小有名气的“陶艺师”。

  利用当地丰富的高岭土资源,近年来,齐齐哈尔市重点主打陶瓷产业,使精美的高附加值工艺陶瓷取代了昔日廉价的“大缸”。目前,齐齐哈尔市陶瓷相关产业已带动4000余人就业。

  齐齐哈尔人还热爱冰球运动。6月初,一场冰球争霸赛在当地举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疫情期间,这场全程线上直播的冰球赛事,每场比赛竟有4万多人在线观看。

  顺应市民对冰球的热情,齐齐哈尔市以赛事促进冰雪产业发展,于2017年设立冰球节,每年集中举办冬、夏冰球季系列活动,吸引了一些国外高水平队伍参赛,带动了市场消费和冰雪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齐齐哈尔市确立产业发展新思路,从供给侧竞争优势的角度重新梳理出装备制造、冰雪体育运动、日用工艺陶瓷等12个重点产业。姚卿说,目前各产业的效果已初步显现,由黑变绿、由重变轻的嬗变正在徐徐展开,在这一过程中,齐齐哈尔市正实现产业聚集、链条延伸及新旧动能的有序转换。(记者 李凤双 梁冬 王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