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北大荒集团:高标准秋整地为明年农业丰产筑基
2025-10-14 09:57:55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朱建辉责编:

北大荒集团:高标准秋整地为明年农业丰产筑基

秋整地作业现场。周立军摄

  金秋十月,北大荒集团各地的田野间农机轰鸣、一派繁忙景象。大马力拖拉机轰鸣穿梭,牵引着联合整地机、起垄机往来作业,将减损收获后的土地精心打理,为明年农业生产筑牢坚实基础。

  科学调度 加快秋整地进度

  今年,建设农场秋整地聚焦“提质增效”,以机械化、标准化为核心抓手。作业中全面启用大马力机车配套联合整地机,严格按照与原垄向呈45度夹角推进,深松作业深度35厘米以上,配合后置碎土滚精细处理,使作业后地面平整,土壤细碎,达到上实下暄的效果,为土壤保墒提质创造有利条件。在秋起垄环节,进一步细化流程,推行“联合整地—重耙两遍—起垄”的标准化整地流程。

  起垄作业采用大垄起垄机,搭配液压马达动力驱动整形辊,精准把控垄体质量,全程严格遵循“六度、一型、一净”标准,以精细管理守护黑土肥力,确保垄型规范,为明年春季施肥、播种以及后续田间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秋整地质量直接关系来年收成,我们从机械作业到流程管控都卡紧标准,就是要让每一寸黑土都‘养足精神’。”建设农场农业发展部副总经理苏景刚介绍,目前,全场已投入农机设备124台套,日均完成整地面积7000亩,作业质量合格率达99%以上。下一步,建设农场将继续抢抓当前晴好天气,科学调度农机力量,同步强化作业质量监管,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全场联合整地和秋起垄任务。

  严守技术标准 高质量秋整地

  在做好“三秋”工作上,北大荒农业股份八五六分公司全面推行秋翻地与秋旋地结合的秋整地新模式,通过科学整合农机资源,打造高标准“黑色越冬”地块,为来年春播筑牢基础。

  作业中,各管理区严守技术标准,要求秋翻地深度达到20-22厘米,旋地深度不低于16厘米,确保土壤细碎无坷垃、地表平整。同时,通过翻后旋地措施,有效减少田间水分流失,提升土壤通透性,加速秸秆腐化以增强肥力。搭配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现土壤“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功效,有效提升肥料利用率。据八五六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检测,即便减施10%化肥,农作物长势依旧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稳步提高。

  目前,八五六分公司已对收完地块启动高标准秋整地作业,土壤墒情充足、结构优化,也为来年春播抢占先机。

  秋收秋整地 双线竞速

  金秋十月,在北大荒集团友谊农场田野间,一幅“颗粒归仓保丰收、沃土深耕备来年”的繁忙画卷正徐徐展开。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稻浪中轰鸣穿梭,将沉甸甸的稻穗化作仓廪实的丰收硕果;整地机械接续作业,翻耕、耙地、起垄一气呵成,让黑土在农机轨迹里焕发生机。

  连日来,农场以“抢农时、提效率、夯基础”为总目标,秋收与秋整地“双线并行”,用高效实践为全年农业生产收官筑牢根基,为下一年度春耕备耕积蓄动能。

  面对今年秋粮收获的有利形势,友谊农场提前制定详实的秋收工作方案,明确收割时序、质量标准和保障措施,构建起“责任到人、任务到岗、措施到位”的秋收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农场秋粮收获已进入攻坚冲刺阶段,水稻、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收割工作有序推进,颗粒归仓的节奏持续加快。

  在全力以赴抓好秋收工作的同时,友谊农场始终坚持“收获一块、整地一块”的原则,将秋整地作为提升耕地质量、保障下一年度农业生产的“关键一招”,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思维,为明年春播“蓄能充电”。

  针对不同地块的土壤类型、种植结构和肥力状况,农场技术团队精准制定差异化整地方案,大力推广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绿色农业技术。通过深松作业,打破土壤犁底层,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借助秸秆还田技术,将作物秸秆转化为有机肥料,实现秸秆资源循环利用,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升耕地肥力,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在各收获现场,收割后的地块迅速转入整地环节,农机手们严格按照技术标准,高质量完成翻耕、耙平、起垄等作业,让每一块耕地都达到“平整、疏松、肥沃”的春播标准,为明年春天的播种打下坚实基础,持续激活黑土粮仓的内在动能。

  下一步,北大荒集团将继续紧盯秋收进度与整地质量,持续加强田间管理与技术服务,确保秋粮颗粒归仓、秋整地高质量完成。(记者 姜斌 刘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