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大庆汽车产业:千亿级“智造集群”蓄势崛起
2025-10-11 09:44:42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朱建辉责编:

大庆汽车产业:千亿级“智造集群”蓄势崛起

汽车生产车间。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2025年5月29日,沃尔沃全新S90轿车旗舰车型在大庆工厂全球首发上市。

  时间倒转……

  2011年,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正式奠基;

  2016年11月11日,第一辆全新S90轿车成功下线;

  2017年4月12日,沃尔沃S90出口美国,开启全球化生产和出口新时代;

  2019年,大庆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一期项目正式投用;

  2024年8月28日,东北地区首批醇氢新能源客车正式下线,大庆汽车产业正式迈入新能源时代……

  从2010年吉利收购沃尔沃埋下产业种子,到如今形成覆盖“零部件-整车-后市场”的全产业链条,大庆用15年时间,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时代趋势中找准赛道并持续发力。

  龙头筑基:从“荒原工厂”到全球标杆

  “2016年第一台S90下线时,我们谁也没想到,这里会成为全球唯一的S90生产基地。”沃尔沃大庆工厂老员工们的回忆中充满感慨与自豪。

  从66年前大庆油田在荒原上诞生到如今面临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油城大庆能否抓住新的产业方向成为未来发展的“胜负手”。正因如此,又称“百湖之城”的大庆在15年前就开始为自己凭空开凿出另一条“护城河”。

  如今走进沃尔沃汽车大庆工厂的智能化生产车间,焊花在机械臂的精准挥舞中飞溅。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车间无缝衔接,2500吨冲压机的铿锵声与机械臂的运转声交织,构成“智造”与“质造”并重的工业交响。截至目前,沃尔沃已在大庆工厂投放4款车型,累计生产整车达到56万辆以上,实现产值近1200亿元、全口径税收超110亿元,成为大庆市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近10万辆远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欧美发达市场的认可印证了“大庆标准”的含金量。

  “护城河”越挖越深。大庆沃尔沃工厂先后斩获“国家绿色工厂”“黑龙江省首个数字化智能工厂”等殊荣,2022年综合运营能力在沃尔沃全球7家工厂中排名第一。这座从荒原上建起的工厂,不仅刷新了中国高端汽车制造的高度,更成为大庆产业转型的“定盘星”。

  龙头的价值从不限于自身产值,更在于为转型中的城市锚定最先进的产业方向。

  吉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醇氢生态大庆工厂内,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甲醇商用车产品在大庆已通过市场实证,黑龙江省内我们正在加快推广。”总经理裴风阁介绍,该基地突破甲醇商用车技术壁垒,填补了北方寒地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空白。

  “护城河”越挖越宽。新能源车的引进为大庆汽车产业注入新能源基因,从此实现“双发”驱动。

  2024年,大庆市汽车全产业链规模达到500亿元;今年1月~7月,大庆汽车产业规上企业实现产值超100亿元。“到2027年底,整车产量将突破10万辆,产值有望达300亿元。”大庆市工信局装备科科长左佳的话勾勒出清晰的增长路径。

  集群聚合:“门对门” 协作催生产业磁场

  在大庆高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延锋彼欧(大庆)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的机械手正精准抓取前保险杠。“产品出厂15分钟就能送到沃尔沃工厂,这种‘门对门’协作,让我们响应速度提升30%。”总经理温玉龙的话语道出了配套企业的心声。这家拥有12万套年加工能力的企业,正是产业园“磁场效应”的缩影。

  2019年开始,大庆市通过“整零”协同,开始系统构建完备的汽车产业链条,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应运而生。一期实现了与沃尔沃大庆工厂“门对门”协同配套;二期则创新采用“定制化厂房”模式,并布局新能源配套厂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预留发展空间。

  其中,“定制化厂房”模式备受青睐——根据企业需求灵活调整厂房高度、跨度、地面承载等参数,让安道拓座椅、道本金属等7家核心零部件企业“各取所需”。目前二期已吸引延锋彼欧、醇氢科技等企业入驻,年可实现产值30亿元,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针对新能源产业布局,专门新建的零部件配套厂房也即将投用,届时可容纳10家新能源零部件企业落地。

  “整车带配套、生产带服务”,两期产业园接力构建出从传统到新能源的全链条配套体系。“短短十几年,我们完成了从‘零配套’到‘全链条’。2027年配套零部件企业有望突破20家。”大庆高新区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通过承办沃尔沃亚太区供应商峰会等活动,推动生产服务企业从2010年的30余家增至145家,营业收入突破540亿元。

  政策护航:全生命周期服务激活发展动能

  “企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政策托底。”这是大庆汽车企业的共识。政府服务的精准度与持续性,是产业从萌芽到壮大的关键催化剂。十余年里,大庆市委市政府“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将有限财力集中投向汽车产业。市级领导20余次带队赴浙江、上海、重庆等10多个省市开展招商洽谈,成功引进两款沃尔沃超级混动车型;组织多部门开展“大包联”“六必访”活动,100余次现场办公解决企业招工、子女就学等100余个难题,打通服务“快速通道”。

  大庆高新区构建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更让企业安心。从项目洽谈至投产运营,“精准式”支持贯穿始终:组建大庆高新汽车工业园有限责任公司,为企业“量身打造”23万平方米厂房,节省资金1.25亿元;争取绿电、天然气保障政策,为沃尔沃节省电费9000万元、燃气费8000万元;联合高校定向培养人才近3000人,投资两亿元建设专家公寓、人才公寓、蓝领宿舍等配套设施,解决千余人住房问题。

  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十余年来,大庆市已锤炼出高度契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专业化服务团队。

  项目建设之初,大庆高新区就成立了汽车产业项目推进组,与企业合署办公、开展驻企服务。十余年间,大庆高新区汽车产业服务专班始终坚守一线,累计赴外招商300余次,坚持在一线协调解决问题,“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办”,正是这份赤诚,让大庆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与深耕的决心。

  换道超车:锚定千亿蓝图加速前行

  “瞄准新能源、智能化趋势,我们要实现‘换道超车’。”大庆高新区招商工作负责人表示。通过靶向招商,大庆已经成功引进汽车零部件产业链项目20余个,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达55亿元,新能源零部件产业布局持续完善。

  大庆市从“零”产业基础、“零”供应体系,“零”零部件配套起步,到2024年,大庆汽车全产业链规模突破500亿元,实现增加值23.8亿元,近三年沃尔沃增加值均占大庆地方规上工业10%以上,为该市产业结构转型、全省加快构建“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

  现如今,大庆正加快构建“1357”现代化产业体系,将汽车及装备制造列为三大优势产业之一。依托沃尔沃、吉利龙头,协同发展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打造中国北方高端汽车制造基地、高寒地区新能源汽车示范基地;通过“整车+配套+后市场”战略,串联石油石化装备、风电装备等产业,探索智能机器人领域,培育高端装备产业集群。

  “我们力争到‘十五五’末集聚3~4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整车制造企业,整车产量突破30万辆,引进50家以上核心零部件配套企业,本地化配套率达50%以上,打造成为中国北方高端汽车制造基地,北方寒地甲醇汽车生产应用示范基地,建成千亿级汽车产业园区。”大庆高新区负责人信心满满。

  如今,大庆汽车产业的车轮正疾驰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从荒原建厂到全球标杆,从单一车型到全链布局,犹如铁人当年在荒原立起钻井架,大庆正以同样的坚韧在汽车赛道深耕、扎根。(记者 刘楠 李民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