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政企联动激发双节消费市场新活力
2025-10-10 09:20:06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朱建辉责编:

  “政府发券商家打折,还有这么多活动,今天可要放开了买买买。”国庆中秋假期的佳木斯百货大楼门前,市民李女士脸上洋溢着喜悦。在她身后的人群中,不时传来对优惠活动的讨论——这火热的一幕,正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我省消费市场的生动缩影。

  在省商务厅统一部署下,各市(地)商务主管部门携手文旅、体育等部门,围绕商旅文体融合发展主线,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全省累计投入政府促消费资金5000余万元,直接拉动消费超10亿元。

  新场景涌现 消费体验焕新升级

  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全省各地创新打造的200余场沉浸式、体验式消费活动,为传统消费注入了全新活力。

  在哈尔滨枫叶小镇奥特莱斯,连续7天的草原风情节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绚丽的烟花表演、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开羊宴、热烈的篝火晚会轮番上演,独特的体验感让商场日均客流量接近5万人次。商场与品牌商家同步推出线上线下联动促销,多个品牌刷新了销售纪录。

  与此同时,牡丹江的“家国同庆 月满雪城”中秋赏月雅集则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完美融合。活动现场,市民游客与身着古装的“李白”现场对诗,在“我是月饼大师”DIY工坊体验手工制作乐趣,特色月饼与沉浸式场景引发了打卡热潮。

  随着黑河“国际大早市”等特色旅游IP持续走红,以及我国对持俄罗斯普通护照的俄籍旅客试行单方免签政策正式落地,外籍游客随处可见。

  餐厅内,不少操着外地口音的游客正在享用早餐,几位俄罗斯游客对口中的煎饺赞不绝口:“我很喜欢吃中国美食,这里食物种类很多,煎饺的味道特别好。”双节期间,黑河开展“秋日边城 惠游黑河”文旅主题促消费活动,投入资金44万元,带动消费220万元,拉动消费系数5倍。

  政企联动发力 消费潜力持续释放

  “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的双向发力模式,成为这个假期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的重要助推器。

  哈尔滨市围绕国潮主题、亲子互动、健康服务等方向,组织重点商超企业投入1000万元,推出“礼遇双节 惠聚冰城”系列活动。监测数据显示,哈尔滨市重点住宿、餐饮企业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1.3%和6.5%。香坊区创新推出以票根为纽带的消费联动模式,串联起影院、景区、宾馆、餐饮、4S店等70多家企业,实现了消费活力的跨界释放。

  齐齐哈尔市依托“游扎龙、观仙鹤、打冰球、吃烤肉”核心旅游IP,组织35场特色促消费活动。新开业的金沙潮玩小镇成为假期消费现象级地标,通过“商文旅融合”新模式实现“餐饮+游乐+住宿”多维联动,累计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绥化市发放800万元政府消费券,通过“购物+出行”双线补贴、“以旧换新”品质升级等举措全面激发假日消费活力。鸡西市专门拿出300万元补贴聚焦新车消费市场,每台车最高可享5000元补贴。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销售额同比增长20%,特别是运动户外、女装等品类,政府消费券的带动效果特别明显。”佳木斯新玛特经营副总张长勇表示,在该商场,秋冬服饰区“满1000减200”的标牌随处可见,服务人员穿梭在人群中协调补货,市民消费热情持续高涨。

  线上线下融合  服务保障坚实有力

  双节期间,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成为消费市场的又一大亮点。各大商超通过小程序、APP等线上平台,推出“一小时达”即时配送服务,有效满足了消费者便捷购物的需求,“O2O”模式成为实体销售之外的重要增长极。

  大庆市推出50余项特色商文旅活动,打造“石油底色+潮流活力+生态风情”的假日消费场景。各大重点商超人潮涌动,购物、餐饮、娱乐消费高度活跃。“国庆中秋假期,我们门店客流量几乎是平日的3倍,收银台前经常排起长队。”丰圆庆客隆新村店店长于洪丽介绍,生鲜蔬果、酒水饮料、休闲零食等节日必需品销售最为火爆。

  为保障市场供应,各地商务部门提前部署,加强运行监测。牡丹江市启动日监测制度,加强肉、菜市场监测,确保生活必需品市场货足、质优、价稳。黑河市不断提升宾馆酒店接待能力,双节期间接待入住30253人次,同比增长48.9%。

  在黑河莉莉娅俄餐厅,刚刚晚上六点,店内已座无虚席。“从假期第一天开始,店内每天客流量比平时多出50%到60%。”餐厅负责人介绍,为应对客流高峰,厨房工作人员凌晨三点就到岗备餐。许多游客专程前来体验中俄特色美食,让等待也成了一种惬意的体验。

  国庆中秋假期,我省消费市场在政策引导、业态创新与服务保障的协同发力下,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双重提升。下一步,省商务厅将继续做好消费惠民工作,以新供给满足新需求,持续激发我省消费市场活力。(记者 付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