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绘就“冷资源”变“热经济”新图景
2025-08-19 09:32:08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朱建辉责编:

  原标题:绘就“冷资源”变“热经济”新图景 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以制度创新激活冰雪经济

  8月的哈尔滨太阳岛冰雪艺术馆,“夏日飘雪”的奇幻体验为游客编织出一场穿越时空的雪国绮梦,吸引大批游人奔赴这场酷爽之旅,掀起反季冰雪旅游热潮;隆冬的松花江畔,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雪塑在灯光下熠熠生辉,2024~2025冰雪季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超6.5万人次。在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以下简称哈尔滨片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转化为生动实践。冰雪旅游与冰雪文化的深度融合,让这片黑土地的“冷资源”持续释放“热动能”。

  制度创新为冰雪旅游“提质加速”

  “从申请取水许可到办结仅用6小时,这样的效率让我们对冰雪季筹备更有信心。”回忆起2024年第五届哈尔滨采冰节的审批过程,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负责人仍难掩感慨。这一“加速度”的背后,是哈尔滨片区创新推出的“冰雪产业绿色通道”——通过“帮办代办+精准对接”一站式服务,企业全程“零跑动”,审批时限压缩70%以上。

  在冰雪经济发展中,哈尔滨片区始终以制度创新破解服务痛点。针对大流量下的旅游治理难题,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经营’环境、企业‘经营’市场、百姓‘经营’文化”的协同机制,24小时动态调度交通、安保、服务等全链条事宜。2024~2025冰雪季,冰雪大世界单日最高接待游客超6.5万人次,景区周边交通顺畅度、物资保障率均达100%,这一机制功不可没。

  法治护航是旅游体验的重要保障。哈尔滨片区在极地公园首创“无讼景区创建点”,整合法院、市场监管、文旅等部门力量,设立线上线下“旅游调解室”,通过“一屏、一线、一终端”实现纠纷调解与司法确认无缝衔接。自创建以来,累计化解纠纷852件,回应投诉2000余人次,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景区,矛盾不成讼”。

  智慧赋能让冰雪旅游更具吸引力。哈尔滨片区打造的“听风景”智慧旅游小程序,整合景区导览、门票预订、投诉处理等12项功能,联动31家餐饮企业、12家景区实现“一网游新区”。数据显示,小程序上线后,游客平均停留时间延长1.8小时,二次消费占比提升至42%。而冰雪大世界应用的多普勒雷达、柔性洗墙灯等技术,让冰雕景观实现“声光电”协同互动,相关话题在抖音播放量超20亿次。

  制度创新带来的成效显而易见:2024年,哈尔滨片区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连续两年同比增长超100%;冰雪大世界扩建至100万平方米,成为全球最大冰雪主题乐园,2024~2025冰雪季接待游客356万人次,门票收入超10亿元,海外曝光量突破100亿次,入选“2025全球100必打卡景点”。

  文化创新让冰雪魅力“四季绽放”

  “没想到夏天也能感受冰雪文化!”在深圳文博会哈尔滨展厅,720°全景VR技术还原的冰雪大世界昼夜奇观前,游客纷纷驻足。这是哈尔滨片区推动冰雪文化“全季传播”的一个缩影——通过技术赋能与IP创新,让冰雪文化突破季节限制,成为全年活跃的文化符号。

  IP培育是冰雪文化创新的核心。哈尔滨片区依托极地公园打造的“淘学企鹅”,从“淘学”出圈到成为“黑龙江冰雪天使”,全网曝光超300亿次,衍生出玩偶、文具等200余种文创产品,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东北虎林园与深圳设计机构合作开发虎主题文创产品一亮相就大受欢迎。

  文化融合让冰雪内涵更丰富。哈尔滨片区推动非遗与冰雪文化碰撞,在2025龙江非遗市集中,鄂伦春族刺绣、赫哲族鱼皮画与冰雕技艺同台展示,让游客在体验冰雪乐趣时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冰雪大世界推出的《王的战车》奇幻秀,融合欧式建筑文化与东北民俗,单场演出吸引观众超8000人;“第37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松北分会场,18场公益性演出将冰雪旋律与交响音乐结合,线上观看量达45万人次。

  国际传播扩大冰雪文化影响力。哈尔滨片区连续举办中俄“罗斯基卡”青少年艺术交流活动,两国青少年通过冰雪绘画、民俗展演增进理解。上合组织雪地自行车赛、速滑马拉松亚洲杯等国际赛事,让冰雪运动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2024年,哈尔滨片区接待入境游客88万人次,其中俄罗斯游客同比增长285.6%。许多外国游客表示:“哈尔滨的冰雪不仅有美景,更有温暖的文化故事。”

  文创载体让冰雪记忆可触摸。哈尔滨片区在太阳岛、极地公园等10个3A级以上景区设立“文创体验驿站”,推出融合VR技术的冰雪冰箱贴、教堂造型蛋糕等特色产品。冰雪大世界与腾讯、优酷等合作开发《冰龙寻珠·全感VR》沉浸式体验项目,全媒体总曝光量1129.1亿次,登上热搜50余次。

  创新生态推动“冷资源”持续升温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仅用两个月,这样的新区速度让我们有信心冲击国际市场。”冰雪欢腾体育装备公司负责人说。这家由哈工大院士团队孵化的企业,在哈尔滨片区“科技经理人工作室”的帮扶下,快速完成注册、场地协调,其研发的碳纤维滑雪头盔重量仅420克,成为2025年亚冬会区域供应商,打破了国际品牌垄断。

  “这是哈尔滨片区构建冰雪经济创新生态的生动实践。”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张建国说,哈尔滨片区设立“24小时响应+分片包保”服务机制,派驻专员常驻哈工大先研院,推动“产学研”成果转化。目前,国内首个冰雪材料物理特性实验室、冰雪光电参数实验室已落户片区,为冰雪装备、景观设计等提供技术支撑。

  在标准引领方面,冰雪大世界已主编或参编1项国际标准、5项国家标准、12项省级标准,从冰雪景观施工到赛事服务形成全链条规范。其与沙特签订的冰景建设订单,让“哈尔滨标准”走向国际。

  如今,哈尔滨片区的冰雪经济已从“一季热”迈向“四季火”:融创热雪奇迹室内滑雪场夏季接待南方客群占比50%,配套商业销售额增长30%;波塞冬旅游度假区推出“冰雪+海洋”主题游,年接待游客超160万人次;“尔滨之心”欢乐岛通过AR互动技术,实现四季冰雪体验。

  从冰雪大世界的璀璨夜景到“淘学企鹅”的全球圈粉,从“秒批”服务的效率提升到“无讼景区”的法治温度,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正以制度创新为笔,以冰雪资源为墨,在东北振兴的画卷上描绘出“冷资源”变“热经济”的精彩篇章。(记者 薛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