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尔滨市双城区的飞鹤智能产业园里,机械臂正精准地完成奶粉灌装。来自广州的游客李女士带着孩子,透过玻璃幕墙见证着鲜奶到奶粉的全过程。“原来一杯奶粉要经过这么多项检测,这样的工业研学之旅让我们对品牌更信任了。”李女士说。2023年,这里获评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24年,基地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成为老工业基地转型的典型案例。
从轰鸣的厂房到网红打卡地,从沉寂的铁轨到流动的博物馆,黑龙江正让沉睡的工业遗产苏醒,奏响一曲“保护与发展”的双重奏。
从“钢铁脊梁”到“文旅新宠”
在完达山北麓的林海间,一声悠长的汽笛划破寂静。桦南森林铁路的蒸汽火车喷吐着白雾,载着游客穿梭在雪原上。这列曾被誉为东北林区“钢铁脊梁”的火车,曾累计运送木材超1100万立方米,却在时代变迁中一度沉寂。“我们通过研学工坊、主题车厢、沉浸式仪式等场景精雕细琢,深挖林区文化内核,建立与游客的深层情感连接,以达到情感共鸣,实现文化价值的有效传递与转化,把锈迹斑斑的铁轨变成了文旅金脉。”桦南林业局旅游服务中心负责人刘俊然说。
2018年,桦南林业局启动国家工业遗产申报,系统梳理百年森铁史料。修复过程中,他们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修复蒸汽机车3台、内燃机车3台,改造开放式车厢4辆、儿童车厢2辆,恢复森林铁路15公里运营段。原维修车间变身森工主题影院,烘炉车间成了锻造工艺展示馆。刘俊然说,如今,森铁文化广场成了林区地标,2024年这里入选全国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这种“动态保护”理念在大庆油田同样开花结果。铁人王进喜纪念馆里,“人拉肩扛”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热泪盈眶;松基三井旁,研学团队聆听着“跳进泥浆池”的奋斗故事。“我们不仅要保护井架、油罐这些老物件,更要让大庆精神‘可触摸’。”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钱鑫说。通过喜马拉雅APP、微信小程序,油田历史成了“云端课程”,“指尖上的工业遗产”让红色基因跨越时空。
从“生产车间”到“精神地标”
位于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区的中国一重厂区完整保留了建厂初期的前苏联工业建筑风格,是特定历史时期工业建筑理念与结构美学的典型代表,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厂区内,大型关键设备、高效运转生产系统、严谨流畅的工艺流程,构成了独特而震撼的工业景观。
党群工作部副部长张红光说,加强对400余台在用设备的保护性使用,配合国家博物馆、中央党史馆、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系统整理“156项工程”相关历史素材、物项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工业版本线索搜集,构建“工业记忆集群”,生动呈现其作为新中国重工业现代化重要物证的历史价值、科技价值与时代意义,内外联动全面保护新中国工业发展进程中物质遗存与精神财富的双重价值。
在这里,工业遗产不仅是冰冷的钢铁构件,更是温热的精神容器。
中国一重修缮并建设了中国一重展览馆、红色参观路线、国宝广场、改革创新成就展等核心历史文化展示阵地。同时,围绕中国一重工业精神主题,创作了话剧《国之重器》以及《重机城奏鸣曲》《钢铁巨人》《励精图治》《车间主任》等一系列影视文学作品,形成了丰富的文化成果,有效实现了物质遗存的保护利用与工业精神的传承弘扬。
从“单打独斗”到“集群发展”
工业文化是城市的血脉,更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我省将工业文化建设作为推动产业振兴发展的重要内容,制定出台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6年),实施传承弘扬工业文化等4件工程,深入挖掘龙江工业文化内涵,认定省级以上工业文化专题实践教学基地33家、省级工业遗产37项,争创国家工业遗产8项,有4件实物被国家文物局、工信部认定为“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大庆油田的保护与活化利用等2个案例成为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这些数字背后,是从零散保护到系统构建“工业遗产+”的转型。如今以飞鹤智能产业园、桦南森林铁路等为代表的工业与旅游的融合已经在龙江大地多点开花,多元业态的注入让沉睡的工业遗产有了持续焕新的动力。
下一步,我省将把发展工业文化摆在更加重要位置,深入挖掘和传承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文化资源和内涵,与冰雪文化、边疆文化相统筹,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大力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工业文化,推动龙江工业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当老厂房变成博物馆,旧铁轨通向新未来,黑土地上的工业故事,正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延伸。(记者 孙铭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