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黑龙江:构建全链条政策体系 支持民企高质量发展
2025-05-07 10:46:02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甄镜媛责编:

  原标题: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系列解读之二 构建全链条政策体系 支持民企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龙江实际,创新政策供给,构建了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体系。

  创新平台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在这些民营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可以获得哪些“真金白银”政策支持?近日,记者采访了省科技厅科技一处负责人。

  在推动民营企业搭建创新平台方面,省科技厅聚焦产业发展需要,深入实施战略性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平台支撑产业、产学研平台建设等行动,超前谋划、夯实基础,持续优化省级创新平台。通过实施“冠名—培育—授牌”三阶段培育模式,2024年新建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3个,民营企业占比89%,其中齐齐哈尔某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平台建设,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套智能化马铃薯收获机。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整合上下游优势资源,围绕产业链布局培育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024年新备案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理事长单位为民营企业的共38家,有效推动民营企业产学研融通创新。

  在推动民营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方面,深入实施前沿技术引领、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等行动。省科技厅围绕“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在生物经济、数字经济、航空航天、新材料、高端装备、能源、化工、食品等领域,针对民营企业需求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4年共支持民营企业牵头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3项,资金2.6亿元。创新设立校(院)企合作专项,在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单列校企合作项目,2024年立项87项,项目对接成功率达76%。鼓励民营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实施研发投入奖补政策,最高给予企业600万元奖励,2024年共惠及民营企业700余家、奖补资金1.76亿元。

  在推动民营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深入实施科技成果遴选对接行动、科技成果育成孵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行动,加速科技成果熟化落地进程。《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专项管理暂行办法》创新实施省市1:1配套机制,2024年支持的44个产业化项目中,民营企业承担项目占比达77%,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比例达到1:5.3,充分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以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支撑民营企业发展。通过多元化投融资支持、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依托龙江现代产业投资引导基金,设立了龙江天使投资基金,由引导基金全额出资,认缴规模5亿元,对重点领域有融资需求和发展前景的科技型民营企业进行支持,目前天使基金投资两批共7个项目,投资金额4000万元,全部为民营企业。联合省财政厅和人民银行省分行指导金控集团联合省内银行、基金公司、担保公司、省内外综合服务机构等26家单位,共同设立了龙江“科技创新引领产业振兴金融协同服务联盟”,为我省科技产业链各类企业提供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融资担保等“一揽子”科技金融产品和综合服务,为有融资需求的民营企业搭建了对接金融机构的桥梁。

  以精准化服务保障提升科技政策效能。省科技厅坚持系统思维,构建了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1+10+N”立体化政策框架。以《新时代龙江创新发展60条》为统领,配套出台《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办法》等10余项专项政策,形成了涵盖创新全链条的制度体系。同时,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政策宣传解读力度,丰富政策宣传解读形式,综合运用下发科技创新政策汇编、实地宣介、惠企政策平台推送政策、厅网站公开解读政策等方式,逐条逐句细致解读政策支持对象、申报程序等内容,提升政策推送的精准性和有效性,让更多民营企业享受政策红利。

  当前,省科技厅正围绕“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持续优化政策供给。通过建立政策效果跟踪评估机制,确保各项惠企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下一步将重点在科技金融、创新联合体建设、科技成果权属改革等领域实现突破,全力打造东北地区科技创新政策示范高地,为龙江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记者 彭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