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气象护航粮食安全
2025-03-11 14:22:51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闫宁钰责编: 赵滢溪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气象为农服务,加强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黑龙江省气象部门,如何协力构建现代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2月28日,哈尔滨农试站开启了第62年土壤墒情观测工作。与全省其他72个取土监测站一起,为黑龙江土壤湿度监测系统提供实时数据,做好气象风险监测预警预报,为春耕服务。

  3月8日,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哈尔滨农业气象试验站王铭再次来到哈尔滨市大田观测点分层次取土,采用烘土法进行土壤墒情观测。“每年的观测期为2月28日至11月8日,观测频次是每月8、18、28日取土,9、19、29日上传测量结果。”由于土地还处在冰冻期,所以王铭先用镐破土,在测点挖了一个30多厘米深的剖面坑,从表层测量深度,再手拿螺丝刀分层次抠土,装到标记好的铝盒中带回实验室测量。

  省气象局近日发布的保障粮食安全服务专报中特别对第一次(2月28日)土壤墒情状况进行细致分析:(0厘米~10厘米)土壤全省8个测墒点土壤偏旱,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西部;32个测墒点土壤偏涝,主要集中于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中部和东南部、牡丹江等地;与去年和近5年同期相比,偏旱测墒点偏多,偏涝测墒点偏少。根据当前积雪深度和春季气候预测,初步预估春季播种期松嫩平原西南部偏旱风险较大,黑河北部和三江平原局地偏涝风险较大。

  记者从省气象局了解到,近年来,该局完善了玉米、水稻、大豆的低温冷害、渍涝、霜冻和干旱(玉米和大豆)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估模型,探索建立了“智能网格+农业气象”业务服务体系,提升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估能力。完善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估算法模型,针对大风、低温冷害、渍涝、霜冻和干旱等不同灾害,可根据天气和气候进行预测。(黑龙江日报记者 宋晨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