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于冰可谓“一波三折”:初次采访话题正酣时,因她去参加亚冬会火炬手演练,相约后续补充采访;再约时,她的日程表排得很密集——去宁夏出差后,作为哈尔滨市人大代表参会,“无缝衔接”去参加亚布力论坛;最终微信连线补全了采访素材。让于冰如此“满负荷”工作的原因是,身为松光里的主理人,她和她的团队打造城市文化IP,持续探索文旅+商业深度融合发展,正在争分夺秒地前行……
因为热爱
让她的眼里有光
“在果戈里书店工作的四五年时光,那颗痴迷书籍与文化传播的种子,早已悄然种下……”于冰曾任黑龙江出版集团图书编辑,后出任该集团果戈里书店经理助理,她把生命里最美好的韶华倾情付出,与书海结下不解之缘。
“果戈里书店作为‘中国最美书店’,深深印刻在读者的心里,亦成为许多爱书人心中的意难平。”对书店的执念与热忱,始终在于冰的心里,不曾改变!因为热爱,让她的眼里有光!
2018年,以文创伴手礼为主,于冰在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地段,与台湾企业合作开办了“雪岛书店”,由于不可抗力因素,于冰创业未半。此后两年时间里,于冰相继在哈尔滨松雷何所有书店、哈西万达众创书局打工,2022年她任博鳌文创院黑龙江分院院长,正是这一人生轨迹,使于冰萌生了“把博鳌文创资源引入哈尔滨乃至黑龙江”“使其与哈尔滨老道外紧密联结在一起”的构想。
心心念念,必有回响。于冰在哈尔滨老道外中华巴洛克南三道街选址创办书店。二次创业,她用心良多:毅然把自己的房产抵押贷款,作为书店的启动资金;慎选合作伙伴,理念契合方能行而致远;由传统书店转变为体验为主的阅读空间。2022年3月,松光里书店应运而生。
为了“心中的执念”,于冰拼尽全力:线上“种草”+线下书店“双轨”运营——开办“冰姐扒书”“冰姐和她的1000本书”微信视频号,线上与600多万粉丝分享读书心语,让《呼兰河传》《额尔古纳河右岸》等文学经典走向了世界;在线下,松光里书店公共阅读区、旧书新生、策展区非遗、文创、脱口秀等多业态融合,其不仅是线上+线下书店,更是融咖啡简餐、文化伴手礼的沉浸式文化空间,让受众在书香与美食中,体验“尔滨”独特的魅力。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松光里书店通过书籍、展览、文创产品等形式,承载了哈尔滨的地域文化与历史记忆,松光里与中华巴洛克文化街区的双向赋能,让更多的人领略‘尔滨’之美,老道外之美……”哈尔滨市道外区文旅局局长刘伟如是说。
涓涓细流,汇聚成海。2024年大众点评大数据显示:松光里书店被评为网红书店TOP1,雄踞榜首!2025年2月,于冰和她的团队讲述的东北故事—— 《我和我的家乡》系列短视频,入选中央网信办正能量网络精品。“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哈尔滨城市文化”,于冰十年终圆梦!
创意策展
助力龙江文旅产业
创意设计大赛主题展,缘起于冰在博鳌文创院黑龙江分院的阅历。她深知创意策展是城市发展的“创意引擎”。松光里以中华巴洛克百年建筑为舞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主题展亮点纷呈:与哈尔滨市道外区创意设计中心携手,举办以“不退”为主题的东北振兴展;与吉林艺术学院2022冬奥会吉祥物“雪容融”设计团队合作,举办中国年申遗成功的木版年画创新展;打造串门主题展、文学文创展……这些内涵丰富、主题新颖的商业业态“新解锁”,使“松光里造物公社”在传统商业集群中成功出圈,持续霸榜“大众点评榜单”——哈尔滨新消费场景第一名。
怎样把策展经验转化,助力龙江文旅产业?“寻找本地企业联合闯市场,打造龙江文旅产业知名品牌……”于冰思索着长远发展规划。一次参会,在哈尔滨市文旅局推介下,哈尔滨超越食品有限公司走进了于冰的视野。
“有40年历史的‘超越糖果’,旗下的黄豆酥、龙须酥、高粱怡、老式水果糖品类的传统糖果制作技艺,2023年获得哈尔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期盼这些讲述‘尔滨情怀’的糖果伴手礼,不仅唤醒龙江人的童年记忆,也能走出黑龙江,让‘南有海南春光,北有龙江超越’,成为龙江人的骄傲!”哈尔滨超越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侯英超说。
2025春节,“滨果”城市伴手礼正式入驻松光里。“让‘滨果糖果’伴手礼成为城市文化IP!”共同的愿景拉近了彼此的心,文旅+商业深度融合,赋能龙江文旅产业“加速度”。
乘风破浪
非标商业活力四射
作为创新的商业模式,非标准商业(简称非标商业)打破传统商业的千篇一律,注重在空间、场景、内容和关系上的“要素创新”,其在上海、杭州、四川、深圳等地发展迅疾。创业背后的种种艰辛,使于冰深知不进则退,她数次赴南方汲取经验,持续激发松光里新活力。
“中华巴洛克文化街区独特的建筑风格,为松光里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背景、城市空间和文化底蕴,松光里则赋予了百年老街新活力,既满足了游客的文化需求,也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刘辉说,通过空间活化、精准定位与轻资产模式,餐饮、文创、演艺等关联产业的集聚效应初显。
“立足黑龙江非遗文化传承与发掘,以中华巴洛克老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以地域文化品牌和场景创新为内驱力,通过非标商业策展、运营以及数字化赋能等发展路径,让哈尔滨老道外人间烟火的魅力四射……”于冰说,“个性化”是非标商业的生命力,其基底是城市文化的深层次动因,松光里将进一步挖掘哈尔滨的文化资源,打造更具有辨识度的城市文化IP,通过出版街区历史书籍、开发主题文创产品等多元化方式,推动文旅+商业深度融合发展,让“每一次体验”都成为铭刻于心的文化探索之旅。(文/摄 黑龙江日报记者 王咏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