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月,龙江大地正是备春耕的好时节,农民们正忙着检修农机具,购买籽种化肥,加速秸秆离田,为即将开始的春耕生产做准备。每年这个时候,如何处理地里的秸秆是他们着急的事情。而今年春天,阿城区双丰街椴树村的农户们却并不为这事发愁,为什么呢?因为在他们眼里,农田里的秸秆是他们培育紫花脸香菇的“宝贝”。
紫花脸香菇
据悉,紫花脸香菇栽培技术于2020年研发成功,主要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饲料,在玉米地、林地、庭院菜地以鲜生状态套种栽培。紫花脸香菇生长期为15-20天,能在寒地越冬,夏季至秋季可多次出菇,适合东北地区种植培育。
阿城区双丰街椴树村党支部与哈尔滨市总工会驻村工作队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按照“大食物观”和“绿色循环”发展理念谋划项目,在培育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2022年,将紫花脸香菇种植项目引入到阿城。
产业兴旺,乡村才能振兴,农民才能致富。“我们经过前期实地调研,发现紫花脸香菇的市场前景很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饮食观念的普及,紫花脸香菇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健康的食品,特别是其花青素含量较高,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是市场上的紧俏商品。我们考虑到,它的种植模式简单方便,不需要有太高的技术要求,老百姓在玉米地里就可以套种,一块土地上还能有双份收益,这对椴树村的村民来说是有长远发展的一个好项目。于是,我们驻村工作队联系黑龙江常满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争取驻村帮扶资金70万元,帮助椴树村建设紫花脸香菇菌种繁育基地,把紫花脸香菇项目搞起来。预计今年菌菇产业发展的势头会更好。”哈尔滨市总工会驻村工作队队长李海波说。
在玉米地中套种紫花脸香菇
阿城区椴树村党支部书记张力军介绍,引进的紫花脸香菇项目采取了玉米和蘑菇套种的方式,将秸秆和玉米芯变为紫花脸香菇的培养基。蘑菇采收后,这些培养基又成为天然的肥料,帮助改善土壤质量,避免使用化肥造成土地板结,既解决了秸秆再利用难题,又降低了种植成本。实现循环发展,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为了将紫花脸香菇种植产业在村里全面铺开,阿城区双丰街椴树村党支部选派12名村民外出学习菌包生产技术。据阿城区双丰街椴树村紫花脸香菇菌厂负责人吴峻尧介绍,紫花脸香菇喜欢潮湿的环境,特别适合在低洼地块和林地进行种植。经过两年的试种测算,紫花脸香菇亩产约1000—1500斤,每亩地可获利5000至10000元,这大大提振了椴树村发展紫花脸香菇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去年紫花脸香菇刚采摘下来就被经销商抢购一空,根本不愁卖,今年刚开春,很多村民都来找我报名,抢着要种紫花脸香菇。”张力军开心地说道。
广阔的市场前景,让老百姓看到了致富增收的希望。目前,食用菌已成为双丰街椴树村的朝阳产业,并开始在阿城区域内推广。这些天,阿城区各涉农镇(街)负责人纷纷到双丰街椴树村“取经”,研究推广食用菌产业。椴树村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将种植经验推广到更多的村庄,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紫花脸香菇产业竞争力,为阿城区实现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秸秆综合利用+食用菌种植加工生产”的绿色循环产业发展之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为根基。未来,阿城区双丰街椴树村还将依托村里的菌类产业园和采摘园,发展绿色生态观光采摘游,建设乡村民宿,发展乡村休闲游,拓宽更多的销售渠道,壮大富民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助农增收的“金钥匙”。 ( 文/图 孙孟)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