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黑龙江肇源:盐碱地“变身”背后的故事
2023-12-08 10:53:50来源: 新华社编辑: 刘才星责编: 赵滢溪

  新华社哈尔滨12月6日电(记者强勇)12月的东北,天气寒冷,但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西海湿地公园,晨跑、锻炼的居民却不少。占地数千亩的公园里,环湖路、健身大道、休闲广场等一应俱全。

  “这里过去是一片盐碱荒滩,垃圾堆积,环境破坏严重。”肇源县居民吴建明亲身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变化。他说,政府把这里改造成湿地公园,冬天可以赏雪,夏天可以垂钓,还能沿着玻璃栈道看满池的荷花。

  西海湿地公园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以生态保护、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主的开放式湿地公园,其中水塘面积逾3000亩。

  盐碱地“蝶变”湿地公园是肇源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地处黑龙江省西南部的肇源县,县域内分布着不少盐碱地。肇源县委书记迟维喜说,近年来,肇源县聚力打造水清岸美、山水林田湖良性循环的生态之城,狠抓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

黑龙江肇源:盐碱地“变身”背后的故事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鲶鱼沟湿地,船行芦苇荡,惊起一群水鸟。摄影 新华社记者 强勇

  在肇源,曾经“只长碱蓬草,不长豆和粮”的盐碱地,加快变身生态家园和鱼米之乡。

  “以前刮风能扑人一脸‘碱面子’,别说种地养鱼了,连鸟都不来。”在肇源县鲶鱼沟湿地,鲶鱼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蔡云楼说。公司引来嫩江水,改造形成3万亩稳产田和12万亩人工湿地,生态改善吸引了鸳鸯、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各种鸟类。

  肇源县古恰镇古恰村村民韩丙东靠养鱼蟹和种植水稻,每月有5000多元收入,还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

  盐碱地还是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肇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桂海说,通过多年探索,肇源县形成了把水利工程改良、农业耕种改良、生物和化学改良有机结合的盐碱地改造之路。目前,肇源县已有50多万亩盐碱耕地变为亩产1000斤以上的稳产田。“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不仅释放了后备耕地潜力,还促进了生态改善、农民增收。”曹桂海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