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又一批中国科学院“最强大脑”在黑土地“安家”
2023-10-11 14:38:16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刘才星责编: 赵滢溪

  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率先建设农业强省。近日,省科技厅新备案了7家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其中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王选生物菌肥开发工作室等5家来自农业领域。中国科学院的“最强大脑”充分结合龙江农业资源和科研优势,推动黑龙江省在寒地粳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及配套机械、大豆生物育种、生物菌肥开发、主要作物化肥农药减施及黑土修复关键技术等领域开展探索性、开创性研究,助力龙江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科技加持 提高寒地黑土地力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黄健黑土地保护工作室,各种科研仪器映入眼帘,科研人员正通过显微镜观察土壤有机质、土壤结构等情况。在土样保存实验室,一个个土壤样品储存箱整齐排列,研究人员介绍:“每个箱子中储存着不同土壤实验样品,对应着实验田中实施了不同土壤保护技术、不同秸秆还田技术的土壤情况,可以为黑土地保护关键技术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黑土地保护工作室依托黑龙江中科富田秸秆还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建立,双方合作由来已久。

  黄健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高级工程师,还是中科黑农(黑龙江)应用技术研究院院长,在东北黑土地上进行土壤研究已近十年,而中科富田公司是专业从事秸秆还田的产业化公司。“我们与中科富田公司在秸秆还田、化肥减施和优良品种选育等领域经过长期合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并在完善配套秸秆还田机器、针对不同作物秸秆采取不同的技术还田措施等方面达成了共识。”黄健说,黑龙江承担着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任,佳木斯国家农高区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我们在此成立黑土地保护工作室,将集“研发-试验示范-成果转化”于一体,通过主要作物化肥农药减施及黑土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有效提高土壤自然肥力、有机质、耕地地力等,建立有机栽培研究基地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健康增粮实践区,助力佳木斯国家农高区打造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寒地黑土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院企携手 推动国家农高区建设

  除了黑土地保护工作室,此次获得备案的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还有三家来自佳木斯国家农高区,这三家的依托单位都是科技企业。院企携手破解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助力佳木斯国家农高区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样板区、水稻产业科技创新引领区和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聚区等。

  走进依托黑龙江八尺禾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王守冬大豆育种技术开发工作室,科研人员有的在对培育的大豆材料进行筛选,有的在对大豆材料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检测。公司负责人孙明哲介绍:“我们与中国科学院专家王守冬合作成立大豆育种技术开发工作室,将围绕大豆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展生物育种、高效栽培、精深加工等研究。公司将以此为契机,着力打造服务黑龙江省生物育种的技术创新平台,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撑。”

  依托黑龙江君澜龙悦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张恒友大豆遗传改良工作室则主要围绕“育-繁-推”一体化布局开展种子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一方面搭建“大豆生命科技研发平台”,采用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以及基因聚合等方式,研发“营养成分结构性定向提升”的功能性、高产、抗逆、广适新品种;另一方面联合农场、合作社、种地大户,建设高标准良种繁育田,推广“种药菌肥集成技术”,带动农户增产增收。

  依托中科北谷(黑龙江)烘干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刘长江寒地粳稻高产栽培技术及配套机械研究工作室将针对北方寒区早春(育秧期)气温低的自然条件,在寒地粳稻高产超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发基础上,发挥企业自身的机械研发与制造优势,进行农机与农艺有机结合的插秧(摆栽)机械的研发与应用,形成并示范应用寒地粳稻高产栽培技术模式,以突破北方寒地粳稻高产超高产栽培的瓶颈限制因素,有效提高寒地粳稻单产和总产。

  攻克技术难关 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依托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建立的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王选生物菌肥开发工作室是此次通过备案的唯一一家依托科研院所建立的农业领域科学家工作室。

  隶属于东北农业大学的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实力不俗,现有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乳品安全与品质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创新平台17个。

  “我们建立了生物菌肥生产技术平台,可以开发农业废弃物肥料、固氮菌肥、功能性菌肥等功能生物有机肥,建立优质水稻种植的全套生物菌肥产品和技术体系。”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生物肥料科研团队专家徐永清说:“我们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王选团队将在省绿研院生物肥料研发技术中心开展工作,利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及黑河等地已建立的5个生物有机肥和菌剂生产基地,年产菌剂1000吨以上,处理秸秆100万~200万吨。攻克技术难关,使发酵产物适用于制成水稻育苗土和有机肥施用,目标是减少化肥使用量20%左右。”

  王选表示,工作室将以寒地农业多元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导向,持续开发生物有机肥和功能性生物菌肥,为黑土地的改良与保育提供技术支持,助力黑龙江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和品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据悉,黑龙江省2016年起在全国率先启动黑龙江省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工作室建设,截至目前,全省科学家工作室发展到95家,中国科学院各所属单位的一线科研骨干,与黑龙江省企事业单位通过科研技术联合攻关,为黑龙江省合作依托单位新时期发展提供了高水平的战略咨询和技术指导,解决急需重大关键技术难题,有力推动了中国科学院高端科技成果在黑龙江省落地转化,培养了高水平科技人才,推动了全省区域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谭贺 黑龙江日报记者 彭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