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黑龙江省发改委:以调研整改破难题促发展
2023-05-26 09:34:12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刘才星责编: 赵滢溪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牢牢把握目标要求,聚焦改革发展的职责任务,围绕建设“六个龙江”、推进“八个振兴”,找准切入点、着力点,系统安排、统筹推进、集中发力,建立周报表、周例会、周调度、周检查推进机制,有序有力有效推进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为推动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取得新成效贡献力量。

  “一老一小”涉及千家万户,关系民生与发展。而2023年这一年,正是省发改委聚焦增进民生福祉,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交出优异答卷的一年。省发改委在主题教育中,把扩大“一老一小”服务列入民生清单,纳入攻坚破难行动,项目储备、前期推进、对上争取全过程发力,省市县三级联动抓落实,目前已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3.5亿元,支持了32个养老和托育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额度较上一年度大幅增长92%,预计新增养老床位1415张,托位2345个。其中,争取托育支持资金1.9亿元,排全国首位,以务实举措为建设“幸福龙江”贡献力量。这仅是省发改委聚焦职责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一个生动实践。

  黑龙江省发改委坚持以学为先筑牢思想根基,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举办读书班,通过领学、自学、研讨学、专家解读学等多种形式,反复深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黑龙江省发改委组织全体干部参加国务院有关专家专题辅导,提高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领域业务能力。班子成员围绕龙江发展重大事项、重点难点问题,先后赴杭州、宁波、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黑河等地,深入到政府机关和市场主体,开展了“推动我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固定资产投资高质量发展”等一批重点课题调研,提升破解发展难题能力。

  黑龙江省发改委坚持边学习、边对照、边检视、边整改,把问题整改贯穿主题教育始终。省发改委领导班子对标对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针对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和党中央、省委重点任务、重点举措、重要政策、重要要求情况,集中开展自查,建立了工作任务问题清单。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形式,向相关中省直单位、各市(地)发改部门、有关市场主体以及委内各处(室)、直属各单位征求意见建议,对16个中省直单位、6个市(地)发改部门、30个市场主体和委内12个处(室)反馈的123条有效意见进行认真梳理汇总,一并纳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整改内容。

  黑龙江省发改委坚持以推动龙江高质量振兴发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全面建设现代化强省首要任务,紧紧盯住影响和制约龙江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卡脖子”问题,落实维护国家“五大安全”工作责任,围绕推进龙江高质量发展中急需集中破解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堵点难点、绿色转型与发展矛盾等10个难题,制定计划,开展攻坚。

  黑龙江省发改委明确提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龙江振兴发展中急需补齐的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优、生物经济重点项目不多、用能结构偏煤等10个短板,建立清单,推动整改。紧紧盯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幸福龙江”建设急需落实的医疗、养老、托育以及老旧小区配套基础设施等10个民生项目,建立清单,全力解决。相关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经济运行调度有力推进,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高于全国3.3个百分点,列全国第16位,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截至目前,今年确定的1000个省级重点项目已开工677个、开工率67.7%,累计获得国家反馈专项债项目2批次941个项目、专项债券金额982亿元,有12项工作入选全省创先争优月榜。(黑龙江日报记者 董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