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国多个省市纷纷比拼经济出大招,加快复苏步伐。当一大批重大项目工程在南方地区开工建设时,地处祖国最北方的龙江刚刚遭遇了极寒天气,即使气温逐渐回升,现在平均温度依然是零下十几摄氏度。
从气候条件看,黑龙江省的一季度不比南方,难以破土动工搞基建。而且,由于气候原因形成的“猫冬”文化根深蒂固。如何打破客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如何改变人们的惯性思维,冲刺首季“开门红”呢?龙江正在给出有力回答。
春节前夕,黑龙江省紧锣密鼓地为全省人民送上一份促进经济发展“20条”政策新春大礼包。
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就对做好一季度工作、实现“开门红”提出明确要求,释放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强烈信号。
1月30日,推进全省一季度经济“开门红”视频调度会召开。会议掷地有声地指出:冲刺首季“开门红”,就是要创新观念,创新办法,立足省情实际和龙江特色,变冬闲为冬忙。
——落实好包联工作机制。2月中旬前,省市县区各级领导将全面深入全省50多万户工商企业进行对接,帮助企业解决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全力推动复工复产达产增产。
——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变企业上门为政府上门,开展入企敲门行动,创造条件能批尽批,确保“开春即开工”的项目数量和质量。
——千方百计扩大市场消费。继续做大冰雪旅游文章,抓住“元宵节”“二月二”等节点,通过政府消费券的撬动作用,开展汽车、住房等促销活动,掀起消费热潮。
——加大走出去招商力度,努力实现每季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签约一批。
——努力创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宽松环境。鼓励早市、夜经济、路边摊等发展,在地方权限内免收一切费用。让黑土地上不仅生产水稻、玉米、大豆,还要生长各种健康业态,在升腾的“烟火气”中,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
会议特别强调,“开门红”不能空喊口号,更不能做数字文章,必须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开门红”,绝不能追求表面和形式,决不允许弄虚作假,要以结果论英雄。
人勤春来早。随着政策的密集出台、各项具体措施的强力推进,全省上下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底气十足、动力十足、干劲十足,全力拼出一个热腾腾的一季度。(黑龙江日报记者 狄婕)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