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哈尔滨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发布关于开展“口罩行动”的通告。
为有效阻断冬季疫情传播,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经哈市指挥部研究决定,在全市开展“口罩行动”。凡在哈尔滨市域内工作、生活、学习、出差、旅行的所有人员,全部纳入“口罩行动”范围。针对一些重点场所、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以及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佩戴口罩的岗位对象和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务必做到“应戴尽戴”“凡进必戴”“规范佩戴”。
应戴尽戴
(一)从事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包括:1.境外冷冻食品加工、贮存、装卸、运输等冷链运输岗位人员;2.接触工业企业进口物品、商超进口商品、专业市场进口商品、国际邮件快件从业人员。
(二)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包括:1.一般接触人员: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门诊和病房医护人员,保安、挂号、导医、收费、药房等人员;2.接触潜在污染物人员:保洁人员、护工、水暖工、化验室工作人员等;3.接触病人或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发热门诊、隔离病房、集中隔离点、核酸采样点、疫苗接种点医护人员等;4.从事传染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执法、医学检查检验工作人员。
(三)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包括:司乘人员、安检人员、机场地勤人员、售货员、售票员、警察、厨师、美容美发师、理疗师、按摩师、酒店和餐馆从业人员、快递员、货物配送员、门卫、保安、保洁等。
(四)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必须佩戴口罩的重点职业人群和相关岗位人员等。
凡进必戴
市民群众进入以下场所或者处于如下情形时,必须佩戴口罩:
1.处于商场、超市、电影院、宾馆、车站等室内人员密集的场所时;2.乘坐厢式电梯,飞机、火车、长途汽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和出租车时;3.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公园等室外场所时;4.在餐厅、食堂处于非进食状态时;5.在医院就诊陪护、接受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登记行程信息时;6.在疫苗接种点、核酸检测点排队等候时;7.出现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时;8.老人、慢病患者外出时;9.其他应当佩戴口罩的情形。
规范佩戴
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所选用一次性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或以上防护级别口罩时,必须遵循以下规定:
1.正确佩戴口罩,确保口罩盖住口鼻和下巴,鼻夹要压实;2.口罩出现脏污、变形、损坏、异味时需及时更换,每个口罩累计佩戴时间不超过8小时;3.在长时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或在医院等环境使用过的口罩不建议重复使用;4.需重复使用的口罩在不使用时宜悬挂于清洁、干燥、通风处;5.佩戴口罩期间如出现憋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前往空旷通风处摘除口罩;6.外出要携带备用口罩,存放在原包装袋或干净的存放袋中,避免挤压变形,废弃口罩归为其他垃圾处理;7.建议家庭留存少量N95口罩、医用口罩备用。
各公共场所要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在入口处设置醒目、清晰的佩戴口罩提示,并对进入场所人员佩戴口罩进行监督管理,对未佩戴口罩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劝阻。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应率先垂范,带头自觉规范佩戴口罩,并督促身边人员和家属规范佩戴口罩。对由于不佩戴口罩,造成疫情传播扩散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生活报记者 张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