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哈尔滨银行落地全国首笔未来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2022-10-13 17:29:54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牟海微责编: 赵滢溪

  10月10日,哈尔滨银行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成功落地鸡西,标志着哈尔滨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及碳金融创新融资方面取得新突破。

  为将政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措施,缓解企业经营压力,年初以来,哈尔滨银行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积极调查走访相关企业,了解碳排放实际情况。通过走访,了解到鸡西某热电厂为完成2021年末二氧化碳排放清缴任务,紧急购入碳配额短缺部分,花费巨大资金成本。鸡西分行第一时间与企业建立联系,结合实际需求,协助企业进行2022年度全国碳排放配额价格波动分析等事宜,最终达成合作意向。根据测算结果,以企业未来需购入的碳排放权进行质押,提前授信1050万元,用于企业在全国碳排放交易平台购买所需碳排放配额,以此增强企业碳排放权配额交易的主动性和灵活性,对冲碳排放权价格波动风险。现首笔专项信贷资金已进入企业碳交易账户,成功为企业纾困解难,哈尔滨银行将继续为企业履行低成本碳资产的购入交易提供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哈尔滨银行此次投放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有别于国内同业现有的以存量碳排放配额质押获得流动资金的信贷模式,是基于企业进行清缴前的未来碳排放配额储备需求进行信贷资金匹配式投放,提前进行专项授信,用于企业在全国碳排放交易平台购买企业所需配额,并将购买的配额追加质押,形成“信用放款+未来碳排放配额质押”的风险控制模式。从企业角度,此模式对进一步节约企业经营成本,充分盘活碳配额交易市场,疏通碳价与电价的传导渠道具有重大贡献。

  作为黑龙江省内规模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哈尔滨银行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十四五规划”中的“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积极服务龙江企业,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提升至战略高度。2017年,发行了50亿元绿色金融债券,为黑龙江省首家发行绿债的金融机构,并聘请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关于绿色金融债券发行前独立有限认证报告,建立了专项台账,对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的到账、拨付及资金回收加强管理,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在债券存续期内全部用于绿色产业项目。截至2021年末,该行发行的绿债募集资金累计投放绿色项目22个,所募集的资金重点投向污染防治、清洁交通、生态保护、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以及适应气候变化五个类别的绿色产业项目。2018年,该行将发展“绿色信贷”纳入董事会职责范围和公司章程。2020年,在董事会发展战略委员会下设ESG工作小组。2021年,在加强ESG管理、切实履行环境责任方面打开新局面,将环境责任融入战略安排、产品创新、能力建设、日常低碳运营、社区投资等,在《哈尔滨银行(集团)2021-2023年战略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将“建设‘绿色银行’,渐次发力绿色金融,完善绿色信贷政策,引导信贷资源投向”作为“基础重塑”组成部分,并制定《哈尔滨银行绿色银行金融指导意见》,以全面推动绿色金融工作取得突破。

  今年以来,除创新研发“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产品”并实现首笔投放落地以外,今年6月,黑龙江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为哈尔滨银行哈尔滨新区专业支行颁发了碳中和证明书,代表了该支行实现了预先“碳中和”;哈尔滨银行齐齐哈尔分行积极走访区域内企业,在了解到齐齐哈尔市北满特钢公司及北满再生资源利用公司两户企业从事废钢加工和废钢回收再利用业务,对于碳减排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后,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给予2亿元的授信额度,用于支持企业绿色发展,并先后于8月、9月份完成投放1.95亿元。此外,哈尔滨银行持续为区域内雨污管网新建、热力管网改造、污水处理等绿色项目提供信贷支持。

  未来,哈尔滨银行将持续进行绿色金融领域的延展创新,在区域内相关企业新能源建设、碳减排(CCER)开发等领域开展新的金融合作,继续探索与自身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助推“双碳”目标如期实现。(文 哈尔滨银行)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