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消息(记者 于灵爽):仓廪实,天下安。五常市宏旭农业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望着眼前长势喜人的水稻,企业负责人李洪旭喜上眉梢、乐在心头。“我今年承包了几十垧地,多亏了邮储银行的贷款,我才有足够的资金购买种子、化肥、农机具,继而有了今天这些庄稼,也让我‘存储’了丰收的希望。”李洪旭说。
作为国有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城乡和服务中小企业的定位,立足自身资源禀赋,紧紧围绕“农”字做文章,累计服务40万农户及涉农企业,发放涉农贷款180亿元,打造出了新农村、新农业金融服务生态圈。
“产业+金融” 打造惠农服务“生态圈”
黑龙江省五常市素有“水稻王国”之称。小小的水稻,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如何让水稻产业发挥出更大优势,进一步助力农业富市,农业强省?
提供信贷资金支持,构建“产业+金融”惠农服务“生态圈”,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后一公里”和金融服务进村“最后一公里”,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专属的金融支持方案。
在受到了邮储银行资金扶持的五常市彩桥米业有限公司的包装车间里,机声隆隆,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忙碌,为刚刚生产出来的大米进行打包、装箱,崭新包装的大米从生产线上产出;在电商基地里,主播们正热情地介绍着绿色有机大米。
彩桥米业包装车间工人紧张忙碌中 摄影 李力秀
“在邮储银行贷款,不仅不需要抵押物,而且到账速度特别快。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不仅大米生产量得到了保证,而且通过电商直播,走出村屯的‘步伐’也更加稳健了。”回想起企业面临资金周转难题时,邮储银行五常市支行快速到账的企业贷款,五常市彩桥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边锋又是一阵赞叹。
近年来,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从本地龙头企业出发,搭建了农业电商新场景,通过“米业产业链+电商贷”搭配信用村建设双模式,运用“线上+线下”等科技手段,打造快速产业链金融服务体系,发挥乘数效应,让客户十分钟内即可获得金融支持的同时,给予企业贷款利率优惠、减免服务收费等减费让利优惠,促进企业贷款提速扩面,保障全国各地的大米供应。
谈起邮银协作对企业的助力,边锋表示:“不是‘1+1=2’,不是‘1+1=3’,而是‘1+1=N’。”
秉持着“一县一业、一行一品”的理念,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重点加大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与农委合作,结合粮食收储及价格等市场特点,推出粮食收购贷产品,增加对粮食收购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同时,重点围绕普通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活动,有针对性开展营销,建立帮扶联结机制,确保贷款投放工作提质增效。
“企业+金融” 打造帮扶保障闭环链
“‘产业引领’模式是我行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围绕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针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需求,创新出的服务方式。”邮储银行五常市支行行长王丹硕表示。
以邮储银行五常市支行为代表,该支行抓住当地“五常大米”的特色行业优势,在做好涉农贷款业务推进的同时,加大特色产业信贷投入,对与脱贫户签订雇佣协议或交易协议的特色产业客户,给予贷款优惠,促进其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形成“产业联合体”,共享产业发展红利。邮储银行五常市支行支持的黑龙江省金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其中一个典型。
五常金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在邮储银行五常市支行对其累计投放5500万元贷款支持的情况下,该企业利用自身种养优势,与当地脱贫户结对子,在解决其就业问题的情况下,引领脱贫户从事养殖业增收。
“邮储银行为我们授信了稳企稳岗贷款和收购贷款,在金融‘活水’的注入下,我们与脱贫户签单,保证大米市行价格低迷时,稳定其收入。”五常金禾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国良说,2021年水稻价格下降,企业以高于市场价收购了签单水稻,让脱贫户增收近2万元。
“我们要面对的挑战,不仅仅是有效利用金融杠杆,促进企业发展,更要带动一个产业链发展。”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杜双双的话掷地有声。
近年来,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深入分析当地企业,以优质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载体,为企业上游农户授信、办贷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开户、办理手机银行、开通第三代社保卡等服务。如今的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已经形成了“银行为农户提供金融服务—农户向米业卖粮—米业用流动资金贷款收粮—农户还贷款”的闭环服务链。
让农民富起来,让乡村美起来,未来的邮储银行哈尔滨市分行,将继续发挥金融科技优势,通过创新惠农信贷到达手段、精准延伸农村金融服务触角、丰富综合数字金融平台等措施,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可得性和便捷度,打出助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组合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