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哈尔滨市的马飞有点小激动,没出家门她就圆了自己的田园梦——成为穆棱市马桥河镇山东村的荣誉村民,而且是永久荣誉村民,到村里旅游、投资、生活都可享受到一些优惠待遇。
山东村地处牡丹江市区、绥芬河、东宁三地交界处,被称为对俄经贸“金三角”。马飞的村民证是一张“链上‘数字乡民’”藏品艺术卡,“有了这张卡,我不仅随时可以去领略山东村的风采,还能在那里吃到免费、地道的农家饭菜。”
“数字乡民”只是数字赋能乡村旅游的一种新形式。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重点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黑龙江省各地更是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建设美丽乡村,挖掘民俗资源,做优做强乡村旅游。
采摘。
守乡固农 乡村游就要有乡村的味道
端午假期,巴彦县驿马山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果蔬大棚里,香瓜、西瓜、黄瓜、豆角、柿子、草莓都成熟了,吸引城里人纷至沓来。
领着孩子乐颠颠采摘的侯莹莹告诉记者:“既能吃又能玩,还能亲近自然,这才是最好的‘寓教于乐’的劳动课。虽然价格稍微贵点,但带来的快乐是无价的。”
与采摘一样被热捧的,是村里大大小小的鱼池。
6月7日早5点,记者跟随钓鱼老手周先生一同乘车到距离巴彦县城15公里的富江钓鱼场,“听说昨天有人钓了一条8斤的大鲤鱼,今天各路钓友闻着风都来了,我要早点去抢个好‘卧子’。”周先生兴致盎然,“现在村屯环境越来越好,老在城里待着没意思,下乡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看看这田园风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距离城里近、交通用时短,随心性、慢体验、环境好的乡村最受游客青睐,有原汁原味乡土气的地方最受他们喜欢。
朝鲜族风情。
文化赋能 有特色才能让人记得住
鱼儿满仓、船满江、传唱千年的世界非遗“伊玛堪”、独特的鱼皮、桦皮技艺……凭借独特的地理优势和文化遗产,饶河县四排赫哲族乡四排赫哲族村如今已成为热门景点。
饶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依托赫哲新区和农民小区打造了一批风格各异、本土特色明显的乡村客栈,鼓励民宿经营主体和农户改造修缮自用住宅空闲房间,结合村庄地理特点、自然景观、民俗风情,打造风格不一的本土民宿。
在佳木斯市桦川县星火村,黄墙青瓦村舍整齐划一,身着朝鲜族民族服饰的村民们在广场上载歌载舞。
该村驻村第一书记隋智博说:“村里朝鲜族人制作的辣白菜味道纯正、价格实惠,深受欢迎。节日期间,我们做了一场销售活动,并通过线上直播,几百斤辣白菜仅两小时就抢购一空。如今辣白菜成为游客们‘吃不了兜着走’的特色菜,也成为村民致富的‘金白菜’。”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独特文化特色的乡村,更吸引游客,“没住够下次还想来,还想带更多的人来。”
乡村旅游多点开花,硬件设施基本差不多,靠什么胜出?“软”实力!
这个“软”里面就蕴含着文化特色,当然还有服务。喜欢钓鱼的孟先生认为,让游客从心里感受到快乐是“软服务”的一种体现。“经营鱼池的农户对待我们,像招待亲人一样热情,帮我们用木柴火炖鱼,教孩子认识小园菜,让孩子随便摘,放松、舒服!”
乡村民宿。
智慧赋能 “数字”加持寄托更多乡愁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基于此,“数字乡民·百村文化推展活动”结合数字艺术为代表的数字文化线下尝试和场景应用,向全社会征集100个乡村。目前,山东村成为了黑龙江省第一批成功上线并已经参与拍卖的村庄。
山东村支部书记张迎才介绍,山东村之所以被选中,是因村里独有的矿产资源和自然资源禀赋。这个村被誉为石材之乡,著名晒烟基地,中国非转基因大豆之乡。近年来,村里打造大豆文化旅游餐饮产业小镇,2021年成功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环境基金项目“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成为中国大豆起源作物唯一项目区。张迎才说:“我们这是一个宝地,以前没有资金宣传旅游资源,这回不仅免费参与上线拍卖活动,村里还享有拍卖所得50%的收益,真是一件大好事啊。”
赫哲族文化。
“数字乡民”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首次尝试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基层村域,和乡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借助拍卖平台的受众和技术优势,向全国推广各地乡村特色,通过开发数字文旅产品,助力数字乡村建设,吸引更多人到乡村旅游、投资和置业,提高村民收入。
据了解,省农业农村厅今年将深入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动各地以县域为单元,依托独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制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依托种养业、田园风光、绿水青山、村落建筑、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和人居环境等资源优势,申报创建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促进产村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推介一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让大家来到黑龙江四季有收获——春观花,夏纳凉,秋采摘,冬农趣。(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宋晨曦 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