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从脱贫再入手 黑龙江省精准防返贫
2022-03-22 09:04:58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牟海微责编: 周经韬

  原标题:有用不尽的好点子,更有使不完的热情从脱贫再入手 我省精准防返贫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省积极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基层,守住底线,从点滴处做好有序衔接工作。

从脱贫再入手 黑龙江省精准防返贫

图片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供

  防止返贫 “一键申报”精准监测

  “现在和过去比,可是两个世界了!”说完这话,63岁的王兰香红了眼眶,“当时家里穷得连30块钱学费都交不起,二闺女念到初三就去打工。现在条件好了,我外孙女马上念初四,真是一辈人好过一辈人!”

  王兰香家住青冈县芦河镇平原村,早年丈夫双目失明,又要拉扯三个孩子,因为家境贫困,孩子们都没能完成学业。如今孩子们都已成家,大女儿已经41岁。眼看着子孙满堂,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开朗的王兰香心里很知足。“别看我们两口子岁数大了,去年还挣了28000多块钱呢!”作为脱贫户,王兰香真真切切享受到了政策的扶持与帮助,20多亩玉米地带来了20000多元的收成,村里的公益岗也为她带来了4000多元的工资,再加上光伏产业收益、低保金、养老保险金、生产类与残疾人补贴,王兰香和丈夫的日子过得很顺心。

  其实还有很多像王兰香一样的脱贫户,他们得到帮扶而摆脱贫困,防止返贫监测“一键申报”平台帮了他们大忙。“一键申报”平台依托“自主申报、即申即核、监管预警”三大功能,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动监测关口、帮扶措施前移,进一步强化对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的“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阻断返贫致贫,实现防患于未然。

从脱贫再入手 黑龙江省精准防返贫

脱贫户通过奶牛养殖增收。

  据省乡村振兴局建档立卡管理处数据显示,截至3月17日,全省共有9189人通过“一键申报”APP进行申请,已核实纳入监测1652人。

从脱贫再入手 黑龙江省精准防返贫

驻村工作队入户讲解政策。

  助力造血 授人以渔带领创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时的政策倾斜与资金补贴,并不能完全解决脱贫群众的根本问题,只有引领他们自食其力,改“被动输血”为“主动造血”才是长久之计。

  许向才是讷河市通南镇乐业村的脱贫户,患有重度糖尿病综合症,一只眼睛失明,无法从事劳动。他的母亲年老体弱,妻子患有精神类疾病,均无劳动能力,一家人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驻村工作队走访时发现,他家有一口深水井,如能将深水井加以利用,在为村民抽水浇地的同时,还能增加许向才家的收入,何尝不是一个增收的好法子?驻村工作队立即同派出单位联系,经协调,讷河市电业局到许向才家免费安装了三相电,且免除近6000元的安装费。电的问题解决了,水泵正常运转,许向才一家深受感动。当年春天,许向才家利用自家深水井给三个自然屯的农户灌溉农田、喷洒农药,收入1万余元。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让他们在尝到勤劳致富甜头的同时,真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政策带来的实惠,越干越有劲儿。”讷河市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唐继明说。

  解难纾困 是守护人引路人更是亲人

  瞄准脱贫群众民生期盼,解决脱贫群众现实问题,始终是全省帮扶工作的重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面对难题,一线的帮扶人队伍总有用不尽的法子和使不完的热情。

  “要是没有合作医疗和低保报销,我真不知道这四斤水该用啥买!”伊春市大箐山县朗乡镇达里村脱贫户张金凤在2016年被确诊为尿毒症,从2021年10月开始进行了长期的腹膜透析,她口中的“四斤水”就是用于治疗的腹透液,这样的腹透液她每天要更换三到四次,长期治疗让这个家庭捉襟见肘。

  患病初期,张金凤被病痛折磨,为生计担忧,一时间意志消沉,“感谢驻村工作队的政策宣传和帮扶干部的奔走帮忙。有了合作医疗的报销和低保的二次核销,我家的负担减轻了不少。”最近让张金凤欣慰的是,今年政府给报销的1万元医药费已经打到了她的银行卡上。

  基层医疗保障是政府推进公共服务优化配置的一项重要体现。记者在入村走访时发现,每户村民家中都张贴了家庭医生联系卡,村民可以与县医院、卫生院、卫生室的医生进行电话问诊。

从脱贫再入手 黑龙江省精准防返贫

家庭医生联系卡户户上墙。

  不仅如此,帮扶队员还身体力行,驻扎村屯了解户情,将解决办法和知心话留在家家户户:村庄低洼易积水,驻村工作队维修排水沟,铺设涵管,成功解决水患难题;贫困户新房不动产证久未办理,驻村工作队搜集理清材料协助办理;脱贫户突发胆结石,驻村干部驾车送医,病患转危为安……他们是脱贫户的帮扶人,更被脱贫户视为亲人。

  点滴振兴路,枝叶总关情。实现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更在农村。广大的一线帮扶队伍,对于脱贫群众,是守护人、引路人,更是亲人。未来,帮扶队伍会愈加壮大,工作会愈加繁杂,责任会愈加重大。因为只有让脱贫群众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才能让他们的信心更坚、心气更足,才能让农村的景色更美、人们的日子更甜!(文 见习记者 梁金池 摄 唐继明 见习记者 梁金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