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增进民生福祉,始终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铁力市紧盯抓牢“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工作”“转型发展、民生为要”等重要要求,坚定不移地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几年来,累计投入民生保障资金118.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实施民生项目213个,用实实在在的民生“红包”托起铁力人民“稳稳的幸福”。
城乡建设 更匠心
坚持以匠心锻造品质,铸就宜业宜居新家园。始终牢记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铁力市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全面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几年来,累计改造棚户区22.6万平方米、老旧小区73个,铺设水热气管线144.8公里,维修改造城区道路21.2万平方米,主城区5G网络实现全覆盖,高标准建设早市、夜市,哈伊高铁铁力至伊春段全线开工,铁甲河公园、儿童公园等一批主题公园惊艳亮相,人均绿地面积达到57.7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1%,“一带九园十四景”的绿地格局初步形成,一街一角一园都是景,一草一木一花都是情,一人一物一事都是忆。坚持以绿色扮靓乡村,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统筹推进“美丽乡村”“点亮乡村”建设,加速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乡村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几年来,铁力市累计投入“三农”领域资金45.5亿元,深入推进农村厕所、垃圾、污水、能源、菜园“五项革命”,持续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公路维修、绿化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成效,农村常住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6.1%、供水保障率、生活垃圾收集率和处理率均达到100%,村庄绿化覆盖率实现36.5%,4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铁力城市建设处处皆绿景。
营商环境 更顺心
高效便捷“一次办”。深入推进“办好一件事”改革,采取政务服务外包模式,全面推行“一窗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政务服务模式;梳理公布“一件事”主题套餐100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件事”全覆盖,企业开办时间由15天压缩至1小时,97.75%的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让群众“一次办成、一次办好”。全面推行“一网办”。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优化流程72%、精简要件81%、压缩时限80%。投资405万元,相继开通“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互联网+残疾人服务”线上政务服务系统,群众18分钟即可领取不动产权证,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残疾人相关业务。延伸服务“就近办”。全市8个乡镇标准化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21个社区和71个行政村均设置综合便民服务点,医保、社保等70个便民事项延伸到底。同时,创新打造了“政务服务+网格化”服务新模式,460名基层网格员上门服务,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亲情服务“我帮办”,成立了投资服务中心,承接企业落地、审批等服务保障工作,为投资项目提供全流程审批服务保障,并对重点项目实行处级干部包保、10天一调度推进机制,“一企一策”精准服务,营商环境持续向优向好,在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作典型发言。
铁力森鲜品牌农副产品网上销售。
生态保护 更用心
坚持把绿色作为普遍形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持续做好美丽文章。围绕保护,全面淘汰建成区内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15家,“清四乱”“亮剑护河”等专项行动取得实效,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1.7%,空气、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全省土地耕地轮作试点县、全省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等荣誉。围绕治理,扎实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城市污水处理厂实现提质扩容,城区雨污分流实现主干道全覆盖。完成森林经营面积16.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2.9%,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创新落实河湖长制,在全省首创市场化河道保洁服务,在全省首创“智慧水利”平台,实现了对巡河保洁、水利工程管理等工作的动态监控、统一管理,呼兰河铁力市段被评为省级示范河湖,荣获国家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荣誉。
美丽乡村引来八方游客。
社会治理 更安心
牢固树立“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的观念,千方百计化解存量、遏制增量,为群众提供安定祥和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构建“多维网格”,学习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深化全要素网格化社会治理,推进党建、综治、城管、应急、民政等各类要素进网格,实现网格贯通、服务联通、治理融通。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五年来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七五”普法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圆满收官,禁毒反诈、治安防控等工作成效明显,连续16年保持省级“平安县”荣誉,顺利通过依法治省办的省级评审,被推荐参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区)。
劳有所得 更称心
坚持“扩大就业、推进创业、调控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思路,抓紧抓牢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扎实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和高校毕业生“网上招聘月”等活动,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制定出台鼓励扶持全民创业实施意见,高标准建设创业就业基地,吸引在外成功人士、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回乡创业,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业者各得其所、各展所长。几年来,新增城镇就业1.1万人,退役军人安置就业82人,帮扶1253名困难群众就业。累计发放创业贷款2300万元,开展技能培训1028人、创业培训360人,扶持创业4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4706元和18404元,年均分别增长5.1%和8.4%。
平贝种植加工专业化。
病有所医 更暖心
围绕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新期盼,积极推进“健康铁力”建设,医疗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大手笔提升医疗保障能力,投资2.3亿元,以三级医院标准新建市医院,高标准改扩建妇幼保健院,县级公立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水平,村级标准化卫生所实现全覆盖,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全市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72家、卫生技术人员1462人、床位1561张,基本实现了居民“病有所医”的目标。大力度强化医疗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通过分级诊疗、资源共享、技术帮扶等方式,全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2019年,铁力市被列为全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县。大气魄实施免费医疗服务,与华大基因等医疗机构合作,对适龄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为孕妇免费开展无创DNA检测,为新生儿免费筛查遗传性耳聋和代谢病检测,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抗疫新冠肺炎疫情,牢固树立区域一盘棋意识,从严从实落实“九早”举措,严格执行“3+1”排查法和“五包一”管控机制,加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部位管理,开展综合性应急演练5次,完成新冠病毒疫苗接种17万余人,守住了“零病例”和“零输入”防控成果。圆满完成援鄂医疗、黑河市转运隔离等任务,为全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歼灭战作出了铁力贡献。
住有所居 更舒心
牢牢把握“民生为本、安居宜居”宗旨,全面推进住房保障、老旧小区改造、物业管理等工作,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坚持把实施好保障性住房作为一项“政治工程”,建立了“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制度,几年来,累计落实公租房租赁补贴1021.8万元,惠及城镇居民2500余户;改造农村危房、泥草房1478栋,极大改善了农村住房条件。坚持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楼体维修等工程,累计改造老旧小区73个,拆除违章建筑20余处,维修和新建基础设施53处。同时,引进专业物业公司,全市103个小区、79栋单体楼实现物业服务全覆盖,小区住户住得更舒心。
呼兰河沿岸景观。
学有所教 更倾心
强化硬件设施建设,统筹调整区域教育资源,改扩建各类学校29所,校舍总面积达到19.7万平方米,操场总面积达到18.89万平方米,现代化教学设备设施全面普及,校园环境明显改善。提升软件服务能力,大力实施“营养餐计划”“两免一补”、在校生免费发放校服等教育惠民政策,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213人,骨干校长10人。“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提升,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中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均实现100%,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高中入学率达到85%以上,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一年教育入园率达到90%以上。
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
老有所养 更贴心
始终把养老服务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完善社会养老制度,创新服务方式,兜底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努力让老年人拥抱最美夕阳红。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等老年人补贴制度普及率达到100%。近年来,累计发放高龄津贴841.32万元,惠及1402人次。充分发挥铁力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整合医疗、康复、养老和护理资源,大力实施“中医药+康养”行动,着力打造融合医疗、照护、康复、养老为一体的中医药特色康养体系,建成爱心、爱颐养护中心等中医康养项目4个,全市养老机构达到44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20处,养老床位3087张,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加快建立,获评“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称号。
兜底保障 更温心
在社会保障方面,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应保尽保,实现了法定人员参保全覆盖。在医疗保障方面,全民参保医疗保障体系更加稳固,城乡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2万人,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持续稳定在95%以上,基本实现城乡居民、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全覆盖。医保报销实现市内“一站式”服务、异地就医刷卡结算。在最低保障方面,城乡低保、特困供养连续10年提标发放,基本养老、孤残补贴等民生政策全面落实,集医疗保险、民政救助、商业保险为一体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特殊群体保障水平持续提升,获评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
全省首家县级美术馆一角。
文化滋养 更润心
现代化图书馆。
文化活动更具魅力,19个文艺社团、33个体育协会及千余名志愿者,借助“骊马放歌”进乡村、“红色文艺轻骑兵”等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60余场次;县乡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全覆盖;高标准承办黑龙江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铁力一中女排实现全省锦标赛“六连冠”,骊马合唱团唱响国家大剧院,文化惠民成效显著。文体设施更加健全,市民健身中心建成投用,图书馆、美术馆、市民健身中心等11处文化场馆相继开放,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300余场次;新改建农村社区16处,硬化文化广场9.2万平方米,71个行政村实现了“15分钟健身圈”的发展目标。文明榜样更有力量,深入开展“百户千星”、文明村镇创建等活动,先后评选孝老星、身边好人星等群体286人、县乡村三级“十星级文明户”84户;71个行政村文明村创建参与率达到100%,建成国家级文明乡镇1个、省级文明乡镇2个、伊春市级以上文明村45个。(孟维东 王洋 黑龙江日报全媒体记者 贾红路 摄影 顾泽怡 李梓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