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2项能耗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 大庆石化争当环保企业优等生
2022-02-18 10:23:34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于灵爽责编: 周经韬

  在大庆市龙凤区卧里屯兴化大街化工路的十字路口旁,一个高大的LED电子显示屏格外引人注目,屏幕上滚动发布着大庆石化安全承诺公告和化工区的环境信息,这是大庆石化积极回应社会关注焦点,加强企地有效沟通,构建和谐相融氛围的缩影。

  大庆石化始终秉承“环保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HSE理念,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累计投资近23亿元,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生产;先后投资近3亿元,进行废水深度处理;投资近14亿元,用于废气达标治理……今年元月,大庆石化统计的41项主要能耗指标中,有24项好于去年同期,其中12项创历史最好水平。

  做好顶层绿色发展设计

  今年1月,大庆石化根据各单位排污实际,重新优化完善各单位环保KPI各项考核指标,将年度污染减排指标分解至二级单位,并签订责任书。每年年初的这项规定工作,都会引起各二级单位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大庆石化不断健全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议事制度,2020年以来召开6次党委会专题讨论环保事项,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宣讲环保新理念、新形势、新要求,带头参加环保主题活动,将“绿色发展”“环保优先”“环保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等理念扎根于每名员工思想中,落实到管理和行动上。同时严格落实“管发展管环保、管业务管环保、管生产管环保”的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公司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

  大庆石化成立了“三废”管控机构,实行公司-分厂-车间三级管理,采取月、季、年统计分析的方式,时刻掌握废气、废水、废渣排放情况,做好预测和提前预警,在源头控制上持续发力,制定快速反应办法。

  全过程高标准控污减排

  改善环境质量是检验环保工作的标尺。大庆石化加强全过程控污减排,高标准、严要求持续推进污染深度治理和碳减排工作。

  今年1月,大庆石化统计的41项主要能耗指标中,有24项好于去年同期,二套常减压能耗、200万吨催化裂化能耗、120万吨延迟焦化能耗、120万吨连续重整能耗、加工吨油耗水、芳烃二套能耗、SAN能耗、聚丙烯能耗、全密度一套能耗、发电标准煤耗等12项创历史最好水平。

  加强源头预防,持续提升清洁生产能力。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保治理设施,把环保设施当作生产装置来管理,把废水废气当作产品来管理,不断调整工艺,确保环保设施连续稳定运行,降低污染物排放量。

  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生产,累计投资近23亿元,实现汽油、柴油产品质量从国Ⅲ升级到国Ⅵ,油品质量的全面提质升级。

  严格过程管控,持续强化环境风险防控能力。通过加强点源治理和过程管控,不断提高环保专业管控水平,持续强化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立了环保设施与生产装置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的工作机制。严格各装置生产管控,制定装置污水内控指标。突出工艺过程的环保技术管理,将分析数据及时上传国家在线监控数据平台,实现在线数据分级预警管理,外排指标始终受控。加大应急物资储备规模,补充完善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按时完成政府备案,定期组织各级预案演练,确保提高“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应急处置能力。

  强化末端治理,在污水处理、异味治理、噪音消除、固废处置等方面推进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显著效果。

  营造和谐企地关系

  2021年12月20日,大庆石化举行2021年公众开放日活动,龙凤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厂区周边居民40余人,共同走进大庆石化炼油厂区,了解企业在安全环保、生产经营、企业文化、项目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绩。

  大庆石化牢固树立超标排放就是环保事件的理念,争创城市炼厂与城市共融典范。

  为了做到环保监督有规可循,大庆石化制定了《检维修总体方案》《检维修环保控制方案》,细化了污水处置、火炬排放、噪声及异味控制等专项方案,实现固体废物密闭卸剂和全程监控,厂界、厂区内全方位布点,加强环境空气特征污染物监测。同时,邀请大庆市生态环境局、社区居民代表到公司巡查、抽查,提出管理建议。

  2021年,大庆石化上缴税费91.42亿元,为地方发展注入应有的动力。目前公司范围内周边居民就业人数为1521人,年支付工资1.07亿元,有效解决了周边居民就业。大庆石化公司还承担着兴卧地区生活用水供给和周边兴化园区、三聚等化工企业生产污水、兴卧地区生活污水的处理达标任务,为营造和谐的企地共建氛围作出了突出贡献。(谢文艳 记者 李民峰 赵吉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