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调研显示 龙江高新技术企业领跑科技创新
2021-11-16 09:43:10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于灵爽责编: 周经韬

  近日,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在黑龙江省13个地市开展工业企业创新能力专项调研。调研结果显示,政府制定的一系列鼓励创新优惠措施受到企业欢迎,高新技术企业、重点行业创新积极性较强,大企业为创新投入资金量大。但受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限制,总体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842家规上工业企业参与调研

  本次调研涉及黑龙江省13个地市84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涵盖40个工业行业大类。其中央企占11.3%,省属(或外省)国有企业占11.3%,民营企业占72.2%,外资或合资企业占5.2%。

  近两年,黑龙江省高度重视企业科技创新,出台若干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激励企业创新。2021年,全省共有620家科技型企业符合研发投入后补助政策支持条件,共安排资金4.2亿元支持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参与调研的842家企业中,有363家企业(占全部企业的43.1%)曾经享受过创新研发投入补助、奖励、抵免税优惠等681项优惠政策。

  在享受各项优惠政策中,企业认为对企业研发投入进行补助最为重要,占25.4%,第二重要的是技术开发经费抵免税优惠政策占19.5%,第三重要的是重大科技研发项目资助政策占15.5%。在政策激励下,企业对科技创新重视程度加大,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科技硕果累累。在参与调研的企业中,2019年有161家企业申请专利,占企业总数的19.1%,共申请专利2114项,占企业拥有专利总数量(9245项)的18.6%,速度明显加快。

  工业企业科技创新呈现四大特点

  调研显示,黑龙江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表现出四个基本特点。

  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处于领跑位置。调研结果显示,全部被调研企业中有265家工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占比为31.5%。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中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有177家,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84.7%,高于平均水平53.2个百分点。

  知识密集型行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更高。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在医药制造、设备制造、石油加工、电子产品制造等知识密集型行业中的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要高于其他行业。食品制造业、烟草制造业和饮料制造业等其他行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较低,均低于平均水平。

  大型企业对科技创新资源占有率更高。调研结果显示,大型企业往往占有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也产出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参与调研的企业中,28.9%的企业有专门的研发机构。而这一比例在大型企业中则达到47.7%,并配套专门的研发资金,比平均水平高18.8个百分点。从科研人员配备上看,大型企业更容易留住优秀人才,科研人员素质相对更高。参与调研的企业中,从事科研人员的数量占全部企业员工总量的6%,其中,拥有硕士学历人员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的12%,拥有博士学历人员占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数量的1.6%。

  企业整体科技创新经费投入比例不高。调研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企业2019年(疫情前正常年份)科研经费占全部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6%,占有创新活动企业销售收入总和的比重也仅仅达到2.2%。大中型企业投入科研经费总量大,小企业投入占销售收入比率大。参与调研的企业中,六成企业科研经费投入在5%以下;投入比率在10%—20%之间的企业占9.4%,只有3.8%的企业投入比率超过20%。研发方向上,有55.2%的企业主要将研发费用投入到产品创新方面,提高产品性能、质量等;有58%的企业将研发费用投入在工艺创新方面,从而节约产品成本。

  缺乏产学研合作 制约科技创新

  调查表明,目前工业企业自身的能力及外部环境不足等因素,制约了企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

  从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来看,缺乏产学研合作是制约创新的首要外部障碍。调研结果显示,有20.2%的被调查企业认为产学研合作有待加强。参与调研的企业中,有16.5%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技术市场尚不健全是阻碍企业科技创新的第二项外部障碍。由于缺少了解技术、了解市场的专业化人才,技术市场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性较低,交流洽谈不畅,信息不对称,供给和需求匹配性不高,成果转化率相对不高。此外,创新投资收益时间不确定,顾客对新产品或新工艺的反响不足,也都阻碍了企业创新的脚步。

  制约企业科技创新的内部因素主要有:缺乏人才、缺乏资金和缺乏有效信息。另外,创新成果产业化成本太高,也阻碍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记者 黄春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