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盐碱地上种苜蓿 科技助力受损草原再获“新生”
2021-10-15 10:05:13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于灵爽责编: 周经韬

  盐碱地上,草原盖度不断降低,且草原退化、盐碱化和沙化面积不断扩大,导致优良牧草数量逐年减少、生态功能逐渐削弱,怎么办?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草业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给出了答案:补播苜蓿。绥化市兰西县远大乡胜利村的盐碱地今年就用这个方法获得了“新生”。

  据了解,苜蓿属多年生豆科牧草,发达的根系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根瘤可以为植被提供充足的氮素,并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称。

  据“农菁8号紫花苜蓿改良退化草原关键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负责人、省农科院草业所牧草栽培研究室主任刘杰淋研究员介绍,“农菁8号紫花苜蓿”是草业研究所自育品种,耐寒、耐旱、耐盐碱,生产试验中每公顷干草产量可达10.929吨,在国内属于领先水平。

  “针对农菁8号这个品种,我们经过十多年的攻关,研制出配套的补播措施配合施肥及适当的后期管理。这套技术较其他草原改良措施简单易行,且见效快,在增加草层的植被组成和草地覆盖度的同时,可有效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和营养价值。”刘杰淋还进一步介绍,退化草原补播苜蓿后,既能显著地提高草层高度、群落盖度、密度、优质牧草频度和产草量,同时也明显地改善了植物群落的组成。

  据测算,胜利村的草原应用该项补种技术后,草原综合盖度达到90%,草原干草亩产增加到100~120公斤,牧草品质得到改善。刘杰淋还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今年补播的草原累计应用该技术草场面积1800亩,如果按每吨800元计算,亩收益可增加80~96元,年收益就可达到14.4~17.3万元。

  目前这个技术还在大庆市绿色草原牧场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改良效果,不仅生产力得到提升,草产品的品质也大幅提高,草原生态得到了极大恢复。刘杰淋表示,下一步研究团队会将该项技术向全省推广。(王红蕾 记者 周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