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从18℃到20℃ 黑龙江省供热企业这样迎战
2021-10-09 09:16:28来源: 黑龙江日报编辑: 于灵爽责编: 周经韬

  原标题:从18℃到20℃ 供热企业这样迎战

  秋风吹落叶,天气渐转凉,供热又成为人们的所思所盼。今年供热有什么新变化?将带给我们怎样的新体验?

  开栓新准备:力保基础温度提升至20℃

  按照相关规定,今年黑龙江省将集中供热温度标准由以前的18℃提高到20℃。新的供热标准对供热企业将是个挑战,那么供热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随着2021年至2022年供热期临近,大唐黑龙江公司所属供热企业黑龙江龙唐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唐电力),正有条不紊地按照注水、打压、冲洗、冷态运行、调平衡“五位一体”方法推进工作,确保即开栓、即稳定、即达标。该公司旗下有四家供热企业,分别负责双鸭山市、鸡西市、大庆市和哈尔滨市道里区群力地区的主要供热任务。

  从18℃提高到20℃,别小看这两度的差距。龙唐电力早早就开始做前期准备。在今年夏天“冬病夏治”检修期间集中完成3600多项检修工作,目前检修正在进行收尾。针对以往供热初期补偿器容易发生泄漏事故,引起供热质量下降的现象,龙唐电力所属哈尔滨群力供热分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高新才表示,今年夏天,群力供热分公司对存在劣化趋势的补偿器进行更换,对管网磨损情况进行抽查,磨损情况未现异常,处于相对健康状态。

  作为中央企业,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电能源公司)是省内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该公司建有七家热电联产企业,承担着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主城区的供热任务。为保证供热基础温度达标,今年华电能源公司投入4400多万元技术改造费用,对所属七家供热企业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其中重点在哈尔滨市排查6个供热薄弱小区,对这些小区进行老旧管网改造,确保这里的群众温暖过冬。

  疫情防控期间,如何做好保电供热准备工作?当前,华电能源公司所属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对生产现场进行封闭管理,提前储备生产物资。牡丹江第二发电厂组织运行人员认真配合检修人员,消除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设备缺陷,全力打牢设备健康基础。齐齐哈尔热电公司着重对一级网、二级网井室、阀门、执行器等供热设备进行排查,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抢险新预案:供热企业互联互备

  寒冷的冬季市民最怕暖气出问题。如果生产出现险情,影响大面积供热怎么办?龙唐电力发展建设部主任许卫军介绍说,经过努力,今年该公司即将完成热源厂互联互备工作。这意味着供热企业将打破原来热网处于孤网运行状态,不再各自封闭,实现几家大型供热企业的一级供热管网互联互通。供热期间一旦一家供热企业发生事故,可启动互联企业热源对出现事故的热网进行供热,这样能有效降低供热风险,保障供热安全。同时,龙唐电力所属供热公司还与地方有资质、有能力的检修队伍签订了抢险协议,如果发生事故,将第一时间落实设备、物资和人员入场,尽力做到带压补漏,即在不停热状态下抢险,最大限度减少险情对居民的影响。

  对居民家里发生的暖气漏水、暖气不热等小供热问题,华电能源公司实施智慧供热,即通过供热云平台和微信公众平台,打通供热服务“最后一公里”,使客服、维修人员和用户无缝衔接,实现“全天候”一站式服务。该公司所属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已相继成立12个服务分理处,每个分理处驻扎在居民区,服务半径约在两公里以内,这样做到贴近服务。原来从用户报修、派单,再到维修人员到现场需要一天左右的时间。现在报修信息可以迅速通过手机传递,维修人员最快20分钟就能到用户家。

  除制定应急预案、进行安全培训,目前,各供热企业在开栓供热之前,正分别开展模拟热网中断、现场事故应急演练,以提高事故应对能力。

  缴费新途径:群众自助更便捷

  疫情之下,哈尔滨市南岗区退休教师李老师一度为今年交热费问题发愁。咨询供热企业后,她通过企业公众号、微信支付,一分钟就交完了热费,这让她感觉轻松又便捷。

  以往每到秋季,在热费缴纳大厅经常可见人头攒动的现象。今年供热企业利用现代方式改进服务,通过支付宝、微信公众号、自助缴费机和银行代收等,帮助市民实现远程交费,让群众在寒冷的冬日足不出户就交完热费,而且有效避免了人员集中所带来的疫情感染风险。

  持续增强用户服务的便捷性、贴近性,提升优质服务能力,打造精品供热品牌。树立供热服务新理念,使供热更加人性化,更多的供热新变化令人期待。(马琳 王立志 记者 黄春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