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消息(刘才星):哈电集团是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民生福祉的中央企业,打造“绿色哈电”,推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世界提供动力、为人类带来光明,是哈电集团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9月29日,在《哈电集团应对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专项行动方案发布会上,科技管理部总经理车东光介绍了该集团应对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布局情况。
车东光介绍,在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哈电集团将在电源侧,加快零碳、低碳能源技术研发。
加大水电开发力度。一是面向雅江、金沙江等,开发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贯流式等水电机组。二是持续推广超宽负荷高稳定性新一代水轮发电机组,进一步发挥水电机组在电网调峰、调频作用。
积极稳妥发展核电。一是深耕高温堆,进一步开发优化核岛、常规岛关键设备。二是开发小堆机组,探索分布式核能,开发核电机组供热技术。
大力发展风电。一是开发15-18MW超大功率深远海直驱永磁海上风力发电机组。二是开发8-10MW直驱永磁陆上风力发电机组。三是针对中部、西南、东南部地区山地复杂风电场,开展超低风速智能型风电机组的开发。四是开发和完善风电智能运维系统。
加强海洋能利用。开发潮汐、潮流、波浪等发电系统。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地热能。开展换热、储热储能、发电机组等关键设备研制。
加大氢能技术开发力度。开发氢燃料电池、氢混燃机、氢气内燃机等,以及储氢、制氢、运氢等装备。
气电是替代煤电的重要产品,其二氧化碳排放不到煤电50%。一是开发分布式中小型燃气轮机,探索燃气轮机燃烧氢气燃料的应用技术。二是进一步开展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
火电将逐步转为备用电源、调节电源。一是开发15%深度调峰技术,提高灵活性,助力新能源消纳。二是开发老旧机组一体化升级改造技术,提效减排。三是开发生物质、垃圾等(混烧)发电机组。四是研究更高效火电站方案。
哈电集团将在电网侧,加快电网稳定化、智慧化技术研发。
一是继续开发优化分布式调相机,打造分布式新能源入网的“定海神针”。二是开发、推广智能微网系统,开发风、光等新能源与火、水等传统能源、与储能、与供热、与海水淡化等相结合的智慧能源系统。
哈电集团将在负荷侧,加快电能替代类产品和高能效化技术研发。
深入开展汽车动力电气化。哈电集团依托原有电动机技术优势,布局轮毂电机驱动系统产业,已经开展了客车和卡车的搭载测试工作,下步将开展轮毂动力驱动系统的系列化、产业化工作。
深入开展驱动电气化。一是开发舰船等全电力推进装置。二是开展超高效电机,降低能耗。
加强节能利用。开发余热、余压等废弃资源利用产品。
大力开发环保产品。一是大力开发CCUS技术,助力碳中和。二是进一步深入开发固废、危废处理技术。三是做好现有水处理、大气污染物治理方面的环保产品的技术升级。
哈电集团将在储能侧,加快电能汇聚技术研发。
一是大力发展抽水蓄能机组。开发大容量、高水头、可变速、高可靠性、智能化抽水蓄能机组。二是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开发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等储能储热技术。
哈电集团将在打造“数字哈电”,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一是开展在役装备智能化升级和新智能装备开发。二是以智能运维为起点,做好智能监盘、智能诊断、智能操控的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电站大数据平台。三是按照智能制造的总体发展规划在关键制造环节应用智能制造技术。
在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方面,哈电集团将加强国家创新平台建设,积极推进现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加快培育建设“双碳”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基础创新能力,强化国家的战略科技力量。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以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围绕基础共性技术研究、行业关键核心技术、国家重大战略、市场发展需求,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与国内外先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构建创新联合体,创新合作模式,打造绿色低碳原创技术策源地,勇当国家科技创新排头兵。成立碳中和研究院,以中央研究院为依托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碳中和技术与装备联合研究院,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充分发挥双方各自优势,共同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及装备研究。
此外,哈电集团还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聚集创新要素,形成推动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的强大合力;加强资源投入保障,持续加大实验基础设施、国家战略方向、重大转型方向的投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关心、厚爱人才;深化科技管理改革,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特区”,在政策支持上坚决做到能给尽给、应给尽给,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以加强组织保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