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龙江    |     直观中国     |     高端访谈    |     原创     |     名企品牌     |     龙游天下      |     舆情智库
发布会直击丨“四个加强”助推鸡西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06-08 16:57:27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刘才星责编: 周经韬

  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消息(于灵爽):鸡西不仅是煤城,还在2014年被授予“中国石墨之都”称号。鸡西石墨产业的发展现状如何?未来,鸡西将如何推动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这些问题,在6月8日举行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黑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鸡西专场上,中共鸡西市委常委、鸡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叶迎春进行了介绍。

发布会直击丨“四个加强”助推鸡西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10608162113

中共鸡西市委常委、鸡西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叶迎春现场发言 摄影 石启立

  “鸡西是世界优质鳞片石墨主产区,全市探明资源储量9.76亿吨,远景储量20亿吨以上,50%以上为大鳞片晶质石墨,储量占全省50%,占全国五分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鸡西石墨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全市石墨企业从32户增长至60户,深加工产值实现每年27%的增长率,深加工占比从28%跃升至80%,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10%以上,产业呈现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良好态势。”叶迎春说。

  叶迎春表示,现在,鸡西石墨产业发展体现为六个特征。一是树牢了绿色发展理念。石墨是国家战略性矿产。鸡西坚持石墨资源集约开发、高效利用、绿色发展;不走粗加工、高消耗老路,延伸产业链、价值链,走绿色发展之路,获得了“全国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国家新型工业化(石墨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称号。二是形成了石墨产业集群。鸡西石墨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发展、大企业引领。中国宝安、北汽集团、哈工大机器人等知名企业落户鸡西,60户企业差异化发展,形成了8个产业链条,呈现相互协同的集群发展态势。2020年,全市石墨精粉产量35万吨,占全国产量40%,深加工制品21.5万吨,鸡西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石墨新材料生产加工集聚区。三是引领了石墨行业标准。国家石墨产品监督检验中心落户鸡西。国内石墨产品检测覆盖率100%,国际标准采用率60%以上,而且通过了CNAS认证。全国非金属矿标委会鳞片石墨分委会落户鸡西,现有石墨产品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18项,鸡西成为行业标准引领高地。四是取得了科技创新突破。鸡西牵头组建了国家石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成“国字号”“省字号”科研平台8个,石墨高新技术企业19户。成功突破了国内大粒径人工单晶体钻石科技瓶颈,实现最大单晶15克拉规模化量产。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氧化石墨烯合成、无氟提纯等“卡脖子”技术上,鸡西取得了行业领先的研究成果。五是优化了资源要素配置。鸡西花大力气解决了石墨矿权历史问题,优化了资源布局,实现与产业布局相协调;规划建设了2个石墨产业专业园区,面积17平方公里。扩建了园区污水处理厂、酸储中心、固废储存中心等,全力满足发展配套需求。六是培育了强大发展后劲。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要素保障、市场拓展、营商环境上,鸡西已形成特有的鸡西优势,为石墨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鸡西石墨孕育了强大的发展后劲,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四个加强”助推鸡西石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省打造千亿级石墨产业做出鸡西贡献。”叶迎春表示,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引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鸡西将联合科研机构,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在大鳞片保护、高纯石墨、锂电负极材料、半导体材料、石墨烯等专业领域精准发力,开展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助力石墨产业迭代升级。二是加强产业集群发展。一花独放不是春。鸡西将继续围绕蓄能材料、密封材料、超硬材料、石墨烯材料等8个产业链条上下联动,形成初加工共享、精深加工互为吃配的良性发展格局,用“上下游互补”方式,实现产业协作,共同做大应用市场。是加强资源要素配置。鸡西继续完善专业园区配套,加强环保设施、能源设施等基础建设;加强营商环境建设,完善要素保障,降低要素成本,增强产业吸引力。四是加强招引战略投资。大产业需要大企业引领,需要战略投资整体拉动。近期,鸡西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材集团达成合作,石墨研究院即将落地,正在推进更大的合作。鸡西将继续开展精准招商,招大引强,延长精深加工产品链条,全面开拓市场应用空间,让鸡西石墨成为龙江石墨的核心支撑,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石墨行业发展高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