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盯着项目干 围绕项目转 哈尔滨锚定工业强市推进项目建设
工业项目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工业强市的“助推器”。2021年,哈尔滨市计划推进实施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60个,推进谋划数字经济项目100个,全年力争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200亿元……盯着项目干,围绕项目转,今年,哈尔滨市把大力谋划推进工业项目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创新举措,强化保障,全力推进哈市工业高质量发展。
哈电电机生产现场
重点打造食品医药石墨钢铁等工业园区
挖掘机铁臂挥舞,推土机平整场地,渣土车来回穿梭……“十四五”开局,哈市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蹄疾步稳,为建设工业强市夯实发展之基。
当前,哈市工信局正按照全市“4+4”现代产业体系,抓紧制定“十四五”工业强市建设规划,并将于近期出台。哈市重点谋划构建巩固提升绿色食品1个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和生物医药2个具有国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3个具有国内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工业软件、增材制造等N个具有区域引领力的潜力产业,形成“1+2+3+N”的现代工业体系。通过实施“强创新、促融合、育主体、创品牌、扩开放、促协同”六项重点任务,为未来推动工业强市战略奠定基础。
东轻员工正在吊运某合金厚板
哈市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落实省“百千万”工程重中之重是推动实施哈市“1+7”行动计划,也是推动哈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关键所在。紧盯10亿级、百亿级企业培育对象,在政策扶持、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重点打造食品、医药、石墨、钢铁等重点工业园区,推动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向千亿级迈进。围绕县域经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制定《推进哈尔滨市县域工业发展行动计划》,出台支持县域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县域工业比重。
东安动力工人正在生产线上紧张忙碌着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全市工信系统紧紧抓住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机遇,围绕制造业强市和5G基站建设、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拓展契机,积极承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引进一批能够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断点、支撑壮大规模、结构调整的大项目好项目,培育哈市高端产业生态圈。
今年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瞄准130户
今年,省政府给哈市下达了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的目标,为此全市将加大规模企业培育力度。从今年起,哈市将实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不断壮大工业规模。今年的目标是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0户,各区县(市)将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培育目标完成。工信部门协调税务部门、统计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建立和动态调整临规临退企业库,重点锁定营收超1500万元临规企业、营收低于2500万元规上企业、上年营收超1000万元新建企业,加大培育力度;从近三年退库企业、疑似漏统企业和一产、三产中工业占比大的企业入手,实行“一企一策”,指导企业扩大生产、加大产品销售的同时,准确客观填报数据,确保应统尽统、依法入统。
哈尔滨博实自动化生产现场
哈市工信系统提供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跟踪服务,建立了市级工信部门抓行业项目和统筹督导各区、县(市)工信部门抓地域项目的双轨工作机制。建立三级包保责任制,即一级市级领导包保、二级市工信局包保、三级区县(市)政府包保,区县(市)工信系统建立相应的项目包保责任制。通过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从项目谋划、开工建设、要素保障、投达产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服务。
联合行业协会商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当前,区域竞争已经从拼区位、拼资源、拼政策演进到拼环境、拼服务、拼人才。因此,优化服务、强力保障工业经济发展是力促工业强市建设的重要支撑。
企业是推动工业发展的主体,哈市采取有力措施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哈市各级工信部门通过构建系统、科学、立体的全市工业企业服务平台体系,与行业协会、商会和产业联盟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鼓励和支持他们发挥“领头羊”作用,通过沙龙、路演等方式,开展好技术交流和产业合作。
中国云谷
哈市工信局围绕“政策、环境、服务”三个领域,聚焦“融资、权益保护”重点工作,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痛点和堵点问题,畅通企业诉求渠道,逐步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水平。强化生产要素保障支撑发展,对人力、水、电、气、热、物流等要素逐一梳理对比,与要素主管部门对接减费提效、优化服务对策,切实为实体经济降低成本。(记者 韩丽平 荆天旭)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