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收割机在田间演示水稻收获过程,通过程序控制实现作业自动化,利用实时图传技术,实现远程无人作业。
10月11日在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园无人化农场农机无人驾驶作业演示会现场,一台无人驾驶拖拉机在进行完成路径规划、路径跟踪、自动调头等演示作业。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10月11日上午,在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举办了北大荒建三江-碧桂园农业无人化农场项目农机无人驾驶作业现场演示会,现场演示了20项无人化作业场景,为下一步构建主要农作物种植生产全流程无人化作业和无人化农场建设运营的系统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金秋十月,正是秋收时。在黑龙江省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七星农场的无人化农场示范田里,一台台无人驾驶收割机借助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匀速直线推进,遇到尽头的田埂自主转向掉头,不一会儿机身仓贮就显示已经装满。此时后方无人驾驶的接粮机“闻讯”赶来,两车默契协同作业,收割机准确地将稻谷转移到运粮机上,大约90秒后运粮机显示已经满仓,很快自主转弯掉头回仓,整个过程全部无人驾驶,一气呵成。
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建三江分公司农业发展部部长李国俊:今天采用的和以往不同的收割方式,就是采用无人化的这个农业机械联合收割机,用它收获可以提高收获的精度,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还可以减少大概2%-3%的损失,这样呢,就无形当中提高了这个整体的收获量。
去年10月,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与碧桂园农业整合多方优势资源,在黑龙江建三江共同打造全球首个超万亩的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此次活动,40多台/件农机具再现了无人化水田筑埂、搅浆、插秧、旱直播、飞防、秋翻地、旋地等20项农机作业演示。集中展示了该项目实施近一年来已经取得的最新成果。
位于农场一侧的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的项目农机管理“云平台”可谓是无人化农场项目的“大脑”。工作人员坐在办公室,即可远程监控无人化农机设备在不同的田块内进行自主生产作业的实时情况。
平台工作人员牟冠明:我们可以看到这块地的一个实时的天气,然后这是这块地的信息,你像土壤作物种植情况,收获时间,深翻的时间,这是我们一台无人水稻机,我能看到他实时的一个行进轨迹,然后可以在这个地图上看到他走的一个路线,他是如何收割的?然后收割的是满幅还是半幅状态,收割了多少面积我们都会可以统计到。
据介绍,这个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预计今年将累计完成水稻、玉米、大豆三大农作物作业面积16000亩。重点突破农机无人驾驶、作业协同、多机联动、自动避障、集群调度、远程控制、智能决策等关键环节,共同建设规模化的无人化农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表示,当前,我国传统农业主要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大多数农业生产活动人力劳动强度大、生产集约化程度和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农业生产“看天吃饭”的情况还没得到明显改变,生产过程较多依赖农户过往的经验积累,经营风险大,农民收入稳定性差,对就业创业、工商资本的吸引力仍然显得不足。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园农业联合组织实施的这个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是目前国内外针对主粮作物的规模最大、参加试验示范的农机设备最多、作业环节项目最全、无人化技术最先进、农机田间作业无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无人化农场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超万亩的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标志着碧桂园在无人化农场领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就。发展建设‘无人化农场’符合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实施农机精准作业,有助于大幅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
项目将带动中国现代化大农业加速发展,为中国农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将在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北大荒建三江和碧桂园农业联合组织实施的这个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是目前国内外针对主粮作物的规模最大、参加试验示范的农机设备最多、作业环节项目最全、无人化技术最先进、农机田间作业无人化程度最高的一个无人化农场项目,也是迄今为止全球首个超万亩的无人化农场试验示范项目。你看看我们的拖拉机,刚才开的1000米,直线跟踪误差只有2.5厘米,这是比人工开着拖拉机啊,开着收获机啊,质量还高。我想现在目前我们还是一个实验示范阶段,这对于我国农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将来,我们的农业就是要进一步向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劳动中解放出来,为解决我们将来谁来种田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记者 乔仁慧)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