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黑龙江频道报道(于灵爽):自8月下旬以来,黑龙江省受台风影响连降暴雨,各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灾情就是命令,黑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黑龙江省农信社”)迅速行动,用思想高度、政策广度和服务温度构建抗灾力量,全力支持抗灾减灾,用实际行动筑牢金融防线,充分践行了服务龙江“三农”发展金融主力军的初心与使命。
“重农、护农、助农”彰显“农信高度”
农信社因农而生、伴农成长,在灾害面前更要与农民群体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黑龙江省农信社要把支持抗灾减灾作为为国为民的大事来抓,在前期支持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工作基础上,再为农民融资纾困解难,决不能让农民在疫情影响之后再受灾情影响,要拿出专项资金100亿元专门用于扶灾救困,这是黑龙江省农信社重农、护农、助农的初心与使命。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黑龙江省农信社将支持抗灾减灾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贯彻落实,并召开专项会议安排部署。
为保障受灾农户的金融需求,黑龙江省农信社提出“三个优先、三个倾斜”原则,即:抗灾资金优先安排、受灾农户优先支持、减灾贷款优先发放;资源配置倾斜,政策导向倾斜,服务举措倾斜,切实保障金融支持无障碍。
农户为信贷客户经理介绍受灾情况 供图 黑龙江省农信社
会后,相关部门立即落实推进,并组织全省4000余名信贷客户经理地毯式排查各地受灾情况和抗灾自救、物资生产资金需求。获得第一手详实资料后,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全省各级农信行社以黑龙江省联社《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户贷款管理机制的意见》为依托,优先受理和审批抗洪救灾相关的金融需求,建立高效、便捷的信贷服务绿色通道,采取简化贷款手续流程,完善评级授信工作机制,进一步放宽贷款政策、提供抗灾减灾专项贷款额度等举措提高办贷效率。
截至目前,全省农信行社累计投放104亿元贷款保障灾情期间资金供给,其中累计投放18.95亿元贷款支持农户减灾自救、生产经营,为保经济、稳民心提供了坚强保障,也为打赢灾情阻击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扶困、纾困、解困”彰显“农信广度”
支持抗灾减灾“一个都不能少”——这是黑龙江农信人面对灾情的铿锵誓言。
在黑龙江省联社的统一领导下,各级农信行社坚决落实“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政策,全力保障农户得到最需要、最贴心、最有效的融资服务。
工作人员记录农户房屋受损情况 供图 黑龙江省农信社
各级农信行社闻“汛”而动,强化金融担当,全力推广救灾贷款专用品种“农情贷”,并对受灾害影响的农户实施“无还本续贷、贷款展期、延期还本付息、下调利率、变更还款方式”等帮扶措施,有效减轻了受灾农户的还款压力。
为及时向受灾农户提供资金支持,各级农信行社对受灾农户采取“一户一策”制定帮扶策略,按受灾程度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支持,持续降低受灾农户融资成本。具体政策如下:针对作物绝产且房倒屋塌的家庭,采取贷款本金和利息全部减免政策;房倒屋塌的农村低收入家庭,贷款利息减免一年,贷款本金展期最长三年;受灾情况较重的家庭,贷款利息缓收一年,贷款本金展期最长三年;受影响相对较轻但无力按期偿还本息的家庭可延期还本付息;因灾情影响导致贷款逾期的家庭免收加罚息,继续给予贷款支持并下调下一年度贷款利率。
同时,各级农信行社全面实施征信保护措施,因灾逾期的农户将不会被纳入系统“黑名单”;为了防止农户融资受限,全力给予受灾农户政策支持。
截至目前,全省农信行社已利用“农情贷”累计投放贷款1.07亿元,支持1300余户农户恢复生产经营,实施征信保护1210户,全力保障了抗灾减灾工作的“资金不断档、政策不缺席”。
“贴心、暖心、舒心”彰显“农信温度”
抗灾贷款投放时间紧、任务重、需求急,必须争分夺秒予以落实。全省各级农信机构从授信审查、资金调度、资源倾斜等各方面给予优先供给,全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工作人员上门为受灾农户办理贷款业务 供图 黑龙江省联社
全省各级农信机构上下“一盘棋”,抽调系统内部各类业务能手参与贷款投放,有效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客户的生活、生产怎么样?影响大不大?还有什么困难?黑龙江省农信社工作人员仔细了解农户们受灾情况,收集信贷需求,力促恢复生产。各级行社实行“专人引导、专柜办理、专项维护”三专服务措施,确保贷款发放平稳有序,对行动不便的上门服务,使受灾农户足不出户就能得到金融支持。
同时,各级行社加快办理速度,提前开展信管系统录入,精简贷款环节,使系统操作时间减少至10分钟,极大的加快了贷款发放速度。
雨情急、汛情猛、灾情重。当前,抗灾减灾进入关键时刻,黑龙江省农信社借助“线上办贷”平台及时对接村屯农场,为受灾农户办理线上贷款。自灾情发生至今,黑龙江省农信社已累计投放线上贷款1.31万户,金额8.7亿元,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受灾农户获取信贷资金。
灾害无情,农信有爱。黑龙江省农信社将全力以赴支持防汛救灾工作,用金融之力筑起抗灾减灾的“铜墙铁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