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
■我国黑土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地区,黑龙江省独占半数以上,达到1.56亿亩
■每生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300~600年。黑土开垦5年内,土壤有机质下降较快,土壤有机质含量每下降1个百分点,土壤生产力平均下降12.7%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使之永远造福人民。当在手机上看到推送的这条新闻后,省农科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周宝库显得格外振奋,从事了34年黑土地研究的他深知,黑土地究竟珍贵在哪里,国家加强重视保护它的意义究竟有多大,拥有黑土耕地面积最多的黑龙江身上的担子又有多重。
记者采访他时,周宝库正在嫩江市调研指导黑土地保护工作。他向记者介绍说,针对嫩江市农业生产现状,他们推广以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技术为核心、增施有机肥、米(麦)豆轮作、养分调控等多项技术配套实施的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在嫩江市实施三年,每年实施面积10万亩,使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3%,耕层厚度达到30厘米以上,耕地地力等级增加0.5个等级,达到了农业农村部黑土肥力试点项目要求的目标。周宝库说:“嫩江市是我省第一批承担国家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县,目前在黑土保护上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这也是我们龙江在黑土地保护利用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周宝库介绍说,黑土是地球上珍贵的土壤资源。在我国,黑土主要集中分布于东北地区,东北典型黑土区耕地面积约2.78亿亩,黑龙江省独占半数以上,达到1.56亿亩。黑土区耕地是东北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石,保护和提升黑土耕地质量,是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战略底线的重要保障,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加强生态修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确保黑土的环境质量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颖介绍,在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人为因素导致化肥农药、地膜等超量使用,大量畜禽粪便、秸秆等不科学、不合理的利用、忽视水土保持等原因加剧了黑土区原生和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叠加。“犁底层上移,耕层变浅、土壤结构变差,土壤水、肥、气、热协调能力变差,土壤团粒结构变劣,生物肥力显著下降……如今,我们的黑土地亟待保护。”
据监测,近60年来,黑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1/3,部分地区下降了50%。周宝库告诉记者:“黑土自然形成过程极其缓慢,每生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300~600年。黑土开垦5年内,土壤有机质下降较快,每年土壤有机质下降0.2%,且有研究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每下降1个百分点,土壤生产力平均下降12.7%。这些数据足以说明黑土地确实像大熊猫一样‘金贵’。”
面对黑土地高强度利用下存在的诸多问题,国家开展的两期黑土保护利用的试点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取得了显著成绩,总结出了不同类型区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在项目县得以推广应用。我省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
周宝库所在的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就是黑龙江省专门从事黑土保护利用及指导推广的团队,目前是国家重点领域“黑土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创新团队,在黑土保护利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研究所自1979年就开展了黑土肥力长期定位监测试验研究,取得了41年的连续监测数据,明确了黑土肥力时空演变规律,为黑土保护利用提供了科技支撑。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则依托省科技厅“黑土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和省教育厅“寒地黑土保护重点实验室”等“硬件基础”以及一批专业科研人才队伍的“软件实力”,围绕黑土地保护开展了一系列科研攻关与社会服务工作。“比如,我们学院有四位专家作为黑龙江省黑土地保护试点县的专家组长,负责密山县、桦川县和绥化市北林区的黑土地保护的技术指导工作,根据试点县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积极推动了相关地区黑土地保护工作的开展。”张颖说。
此外,东农还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研发课题等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围绕作物秸秆还田与化肥合理配施的东北黑土地培肥改土模式研究与应用、东北黑土区农用化学品原位污染修复技术研发与应用、东北黑土区典型作物农田生境优化与地力提升原理与应用等一系列有关黑土污染风险识别、黑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退化黑土培肥改良以及黑土农田生境优化调控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为我省黑土地保护工作的提档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两位专家都表示,黑土地保护关键在于用“可持续”的观念来看待黑土保护与利用,协调好“用地”与“养地”的辩证关系,“用地”与“养地”协调并举的理念,开展黑土地保护工作。
“总书记充分肯定了黑土地的价值,我们作为拥有黑土地最多的省份虽然已经在这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肩上责任依然重大。”为此,周宝库提出相关建议:一要争取国家黑土方面的科技项目,研究创新技术,为黑土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二要进一步挖掘黑土肥力长期定位试验信息,总结长期监测成果,为黑土保护提供服务;三要总结现有黑土保护研究技术,集成科研成果,促进成果转化,在黑土保护中推广应用。(记者 刘剑 蒋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