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污染防治“五大保卫战”成效显著

2020-01-09 09:32:05|来源:黑龙江日报|编辑:吕丹丹|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污染防治“五大保卫战”成效显著

  污染防治“五大保卫战”成效显著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8日,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重振雄风再出发·龙江这一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活动——生态环境专场发布会举行。会上,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我省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净土保卫战、原生态保卫战以及美丽乡村保卫战主要进展,并回答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问题。

  蓝天保卫战:优良天数比率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2019年,黑龙江省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3.3%,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这一年,黑龙江省把握主攻方向推进污染综合治理。开展了集中整治“散乱污”企业专项行动,全省完成治理“散乱污”企业1100家,完成率76%;制定燃煤设施淘汰改造专项行动方案,淘汰县级城市建成区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1137台,完成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14台;强化移动源污染防治,对78家企业174个车型系族的机动车开展环保核查,编码登记非道路移动机械10403台;狠抓扬尘综合治理,积极推动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省新能源总装机达到1044万千瓦,比年初增长30万千瓦。完善哈大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行“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目前全省“零火点”。

  碧水保卫战:水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2019年,全省国考断面Ⅰ-Ⅲ类水体比例为66.1%,同比提高16.1个百分点,超额完成国家任务,水质达标率为92%,全省水环境质量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据了解,黑龙江省各部门合力攻坚,狠抓“支流水”,目前,阿什河、倭肯河、梧桐河三条河流全部退出劣V类;通过狠抓“水源水”水质达标率实现逐步提升。齐齐哈尔、大庆、绥化等城市水源水质不达标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136个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存在违规问题,已整改完成134个;新划分和调整各级水源保护区403个,全省26处县(区)级地表型饮用水水源地发现的100个环境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治;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去年完成了20个黑臭水体初步治理,超额完成国家80%的目标任务。全省县级以上城镇共启动新、改、扩污水处理厂项目85个,涉及规模216.8万吨/日,新建改造排水管网750公里,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4万吨/日。

  净土保卫战: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

  黑龙江省全面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国家粮食安全得到保障。去年,全省完成1.9亿亩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优良,优先保护类占比达到98.94%;强化人居环境风险防范。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核实确定调查地块1373个。建立建设用地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制度,依法发布了全省13个市(地)190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管控名录;强化污染源头管控。完成全省涉镉等重金属行业企业整治工作,降低重金属超标风险。

  原生态保卫战:破坏自然保护区坚决惩处

  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强化监督工作。聚焦采石采砂、工矿用地、核心区旅游设施和水电设施四类突出问题,着重加强整治力度,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自然保护区的行为。针对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整改,截至目前,累计整改完成“四类焦点”问题305个,整改完成率为92.7%。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核查精准性和工作效率。

  美丽乡村保卫战: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年来,黑龙江省努力补齐生态环境保护突出短板,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成全省65个“千吨万人”水源地的保护区划定,分级分类推进87处县级及以上“千吨万人”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和66处乡镇村级“千吨万人”水源地环境问题排查,全力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6年~2019年省级财政投入1.2亿元,完成1200个建制村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综合治理任务。开展全省畜禽养殖禁养区排查和整改,共划定禁养区2725个、总面积6.15万平方公里。新建规模养殖场环评执行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3%以上;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出台并组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县域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编制纲要》等,指导各地统筹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衔接,因地制宜选择治理技术和模式。加快推进45个地市级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222个村屯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工程;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1.9亿亩,覆盖率79.5%以上,农业“三减”高标准示范面积达3500万亩,“减肥增效”示范区建设12万亩,带动辐射区农户减少化肥使用量。(王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