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黑河看创城
11月3日,初冬的黑河寒意阵阵,而一场全民联动的志愿者活动却在热火朝天地进行着。当天,黑河市四大班子领导以志愿者身份和全市职工深入15个网格社区开展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共同营造整洁环境。这个“文明黑河·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把黑河的创建全国文明城活动推向高潮。
近年来,黑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建设现代化生态口岸城市、利用边境区位优势打造特色城市等。黑河这座美丽边城不断在城市建设中找寻自己的特色品质。
黑河是国家重要边境口岸城市,黑河自贸试验片区的设立更给城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为了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大考”,黑河的城建日新月异,“三年大变样”的目标正在稳步行进。
黑河市城市综合执法局是“城市大管家”。为了让记者对黑河城市建设有个直观印象,黑河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吴立臣给记者展示了几幅巨大的黑河市城市卫星云图,“每年的空气优良指数超过三百天,这样的美景叫‘黑河蓝’。”让城市的美景与蓝天相得益彰,黑河市做出了不少努力。
长期以来,大黑河岛桥下的武庙屯一直是城中“疖癣”。武庙屯地理位置重要,位于大黑河岛桥下东侧,临近江堤景观大道,西北临近大岛国贸城在水一方广场,南靠黑河主要街路王肃街。建设中的中俄公路大桥距此不远。这里大部分是无产权的棚户区,脏、乱、差,并且不少居民在此进行牲畜养殖,臭气熏天有碍观瞻。这里成为困扰黑河市政府和市民多年“老大难”问题。
年初,市长马里亲自挂帅督战黑河城区段“清四乱”作战指挥部,沟通、协调、搬迁……目前已全部拆除并完成场地平整,签约率、拆除率、场地平整率均100%。吴立臣介绍,这里明年可能会规划成一片花海,往日的城中“疖癣”,日后将花团锦簇。
城市的建设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服务理念的完善也是关键。24小时“不打烊”的12319热线,点亮了黑河城市的万家灯火。“有电必接、有接必答、有答必办、有办必负。”12319辐射着黑河市的大街小巷,今年7月,相应的微信投诉公众号也跟进上线。城管执法、环境卫生、市政建设、园林绿化、排水管理、供水供热、燃气等生活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答复。即便不在管辖范围,热线也负责转接等服务。
记者随机街访几位黑河市民,都对12319热线非常熟悉,称之为“城市服务110”。据了解,黑河为推动城市功能和品位同步提升,共消灭城区散落平房、违章建筑等970处,今年将打通三条城内断头路、世纪广场升级改造工程近日已竣工,老旧小区改造等配套工程也在紧张施工中。
城市文明既要看“面子”,还要看“里子”。越来越多的黑河人意识到,全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才是城市文明的核心。
近年来,黑河大力倡导文明过马路、礼让斑马线,排队守秩序、礼仪待宾客等行为,引导市民讲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如今,司机礼貌地一脚刹车暖了行人的心;公交车站台,不争不抢上车,礼让代替了拥挤……在如此众多的有指导性、牵引性的主题实践中,志愿者活动和义务服务在边城蔚然成风。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在黑河主要街口附近都有志愿者指挥交通。正在指挥交通的志愿者刘瑶介绍,交通志愿者分别来自黑河市的文明单位,每天早晚高峰段在主要路口负责指挥交通,指挥交通的目的在于友善提示、耐心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帮助中外游客,劝导非机动车按规行驶,高峰段依规礼让斑马线行人等。“黑河是一座有秩序、有特色的城市,我们每一位市民都有维护它的义务。”
文明的力量融入了城市的肌理,也润泽了市民的心田。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政府层面的推动让市民的自觉文明行为生根开花。放眼黑河街市,“小绿”(共享单车)随处可见,绿色出行早已经成为黑河的另一张名片。共享单车管理中心负责人曹磊介绍,目前共享单车市内投放车辆3000余台,是黑河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而且,黑河人与对岸的俄布市市民可以通用一张卡在两个城市骑行,大大方便了俄罗斯游客在黑河的出行。
记者沿着黑龙江公园边走边看,很多入口都有禁止遛狗的标识,公园里非常干净,时不时地会看到有人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来,有带着志愿者袖标的年轻人帮着外地游客指路……
11月3日的“文明黑河·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将持续一周的时间。“市委书记市长以志愿者身份带头参加,并不是仅仅为了清扫垃圾、整洁环境,让市民养成自觉的文明行为才是他们的初衷。”黑河市文明办副主任韩峰说。
创建全国文明城,黑河的底色愈加美丽。一条分界线把“彩云之南”与“极境之北”串联在了一起,即将完工的瑷珲-腾冲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主题公园不但成为黑河的地标,还将是市民及游客的“打卡地”;修葺一新的大黑河岛,临立界江、北望布市,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流连……
一路看乡村,展画乡野情。沿331国道环建的瑷珲乡野公园散发着迷人的色彩。目前乡野公园正在实施一批生态旅游项目。爱辉区文化旅游局局长孟晓丹说:“利用2020年全省旅发大会的契机,这里将在文明城创建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闫文秀 记者 朱云峰)
>相关新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