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现在我们村,垃圾箱一‘上岗’,垃圾有‘去处’了,苍蝇蚊子都少了,住着可舒服了!”佳木斯市郊区顺山堡村新上岗的22个垃圾箱,解决了老百姓的“困扰”,村民不再为遍地垃圾发愁,环境的改变,让老百姓的日子幸福指数大增。
在富锦市洪洲村刘福的家里,旱厕改水厕,刘大爷也像城里人一样,不再为如厕发愁,心里乐滋滋的。
“从前用旱厕,夏天味儿大,冬天遭罪,现在冬夏上厕所都不犯愁了。我们终于也享受到了跟城里人一样的好日子,看我家这还装了太阳能,都能在家里洗澡了!”刘福高兴地对记者说。
不仅是顺堡村、洪洲村,在佳木斯市重点开展厕所改造、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项目建设的151个中心村,甜蜜和幸福同样复制、粘贴。
从一组数据中,感受改变的力量。去年,佳木斯市改造农村室内厕所9108户,新建垃圾处理场40个,硬化村内道路264公里,清理边沟89.09公里,新安路灯2924盏,清理垃圾13.85万吨,改造农村危(草)房3486户,为387个村屯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村屯绿化面积6540.9亩。
仅去年一年,全市累计投入8.6亿元,开展了厕所改造、垃圾、污水处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项目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在中央深改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督查中,佳木斯市受到好评。
创新工作方式,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各县(市)区普遍采取以奖代补,扶持引导农民进行厕所改造。除黑龙江省级投入专项厕所改造资金外,各县(市)区参与室内厕所改造的农户一般出资500至1000元,其它部分由县乡村以奖代补形式进行。
让农民唱主角当主体,充分体现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功能。农民参与民主决策全过程,针对资金筹集、项目建设与管护运营等重大问题,通过广泛征求意见、“一事一议”和集体表决等形式,把决策权交给农民,广泛取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
在人口集聚村屯探索付费管护机制,以桦川县为例,采取垃圾管理费由政府和农民共同出资的方式,以村级试点推进的方式,对农村生活垃圾进行综合治理。试点村屯季节性居住人口,居住时间不超6个月的,按照6个月进行计算,每人每天5分钱即每人每年9元,试点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天5分钱即每人每年18元。“五分钱工程”试点,14个试点村全部完成收费任务,收缴资金13.9万元。
引入企业投身家乡建设,汤原县以红色文化和乡村民俗旅游为特色,引进黑龙江省方圆国际旅游有限公司,采取政府搭台服好务、企业出资建项目,农民出宅基地参与投资和运营。沿汤旺河至大亮子河百公里沿线8个村屯,以乡村旅游带动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带动620余户贫困农民实现增收,预计增收1200万元。
人居环境的改善,打开了更多幸福之门。村里花香、绿树、人欢笑,一幅幅绿树掩映、村容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画卷在各乡村铺开,这是治理的决心,也是老百姓最殷切期盼。美丽乡村气象新,乡村的未来,值得期待!(孙婧 记者 刘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