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打好水源地保护攻坚战、抓好“水十条”实施……2018年7月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以来,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流域治理,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全力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把生态文明落到实处。全省62个“水十条”国家考核断面中,51个断面平均水质达到年度目标,达标率为82.3%,Ⅰ~Ⅲ类水质比例提高了6.7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比例降低了1.9个百分点,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水环境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水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水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生态强省的基础,是黑龙江省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的根本保障。一年来,黑龙江省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一是实施了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投资4.1亿元建设9个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推进阿什河、肇兰新河和倭肯河3条劣V类支流综合整治,阿什河水质明显改观,2018年消灭了劣V类,肇兰新河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所降低,五大连池和兴凯湖等良好水体得到保护。在倭肯河治理中,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通过现场调研、查找问题,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同时,加大现场执法和检查力度,并采取在媒体上公开曝光,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集中约谈等方式,倒逼地方政府依法履行主体责任,企业守法尽责,取得实效。二是开展专项行动。对全省211家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管企业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16家企业实施挂牌督办;对出现劣Ⅴ类断面的河流暗查暗访、媒体曝光,强力推进政府治污;推进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完成20条治理任务。三是抓好“水十条”实施。完成370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规模养殖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污染防治;推进12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省72个省级工业园区69个实现污水集中处理,3个无工业废水排放的园区生活废水做到收集处理。
水环境变化有目共睹。这个夏天,70岁的鹤岗市民刘明友终于可以每天早上带着老伴到工农区前进沟“溜达”了。过去臭气熏天的前进沟,经过一年的综合治理,如今水清岸秀。
700公里外的齐齐哈尔市浏园新取水泵站,早在今春通水运行。水厂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施工中。
一场场碧水保卫战,在龙江大地如火如荼。
成绩来之不易。然而,由于地理、气候因素和多年积累的突出问题,我省水环境质量仍然不容乐观,2019年水环境质量提升依旧任务艰巨。市政环境基础设施远不能满足水污染防治需要、城镇生活垃圾治理不足、农业农村污染防治薄弱、环境监管还不到位、地方水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没有落实等短板,亟待克服。
为了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充分认识到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工作的严峻形势,决心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忘初心,切实增强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担当,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采取综合策略,以“保好水、治差水,减总量、增容量”为总体工作思路,统筹开展“改善地表水、消除黑臭水、保障饮用水、治理农村水、防治地下水”五项工作。以黑臭水体为例,黑臭水体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下一步,我省将加大对尚未完成黑臭水体治理任务的地市的督导检查力度,督促相关地市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力争到2019年底,全省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平均达到90%。保障饮用水方面,生态环境部门将进一步开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存在的排污口、违法建设项目、违法网箱养殖、交通穿越、生活及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按照“一个水源地、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科学制定整治方案,明确任务分工、时间节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此外,全面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着力解决农村生活污水乱倒乱排、黑臭水体漫流的现象。2020年全省要完成89个重点镇污水治理。
黑龙江省生态环境厅提出,下一步重点统筹开展“五水共治”,持续推进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打好水源地污染防治、黑臭水体治理、地下水管理和保护战役,加强水污染防治执法监管,确保黑龙江省打好打赢碧水保卫战,加快改善水环境质量,还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让百姓喝上干净放心水。(明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