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庆:擘画城市转型的壮阔蓝图
大庆网  2018-10-23 09:03:58

  原标题:擘画城市转型的壮阔蓝图

  40年前,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幕轰然拉开,其规模之大、人口之多、影响之广,史无前例、意义深远,中国就此开启了新的壮阔征程,开创了新的前进道路。

  伴随改革大潮,“大庆”开始出现在中国城市版图上,几代人矢志不渝,艰难找寻城市发展出路,以期破解“资源型城市转型”这一世界难题。

  进入新时代,已近“不惑”之年的大庆市,保持定力拨开层层迷雾,找准转型升级一条路,推动城市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境界。

  加速穿越历史性拐点

  对标中央和省委要求,争当排头兵,聚力弹好转型发展“四重奏”、勇闯全面振兴“四条路”

  毋庸置疑,从大庆油田发现那天起,这座在荒原上崛起的城市,就注定要经历转型的艰难。

  从战天斗地的石油大会战,到未雨绸缪开启二次创业,再到进入新时代争当排头兵,石油成就了大庆,也把一个世界性难题留在了这里。大庆每一次新篇章的开启,往往都伴随着转型阵痛。

  昨天的记忆仍十分清晰。2015年,受全国经济“三期叠加”及原油“量价双降”影响,大庆经济首次出现负增长2.3%,一些媒体甚至用“断崖式下滑”来报道这一“大事件”。

  虽置身“资源陷阱”,面对残酷现实仍显得有些不知所措:前几年始终保持高速增长的大庆,到底怎么了?表面上看,负增长是源于“量价双降”使原油销售收入对区域的贡献降低,这直接影响了GDP。

  但新一届市委却对大庆之“危”有着更为清醒深刻的判断:长期积累形成的体制性、结构性、资源性“三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三偏问题”亟待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集中显现。

  中央和省委高度关注关心大庆。2016年初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勉励:“大庆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省委书记张庆伟要求大庆,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

  机遇常常与危机相伴。国家层面“一带一路”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哈长城市群建设,以及新一轮东北振兴等多个利好政策叠加,打开了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窗口”。

  面对重大挑战,大庆人保持发展定力,担当作为、自我加压、苦干实干,对标中央和省委要求,争当排头兵,聚力弹好转型发展“四重奏”、勇闯全面振兴“四条路”,以钉钉子精神走出低谷,渐入佳境。

  ——加快构建多元产业支撑体系。大庆石化千万吨炼油改扩建启动,120万吨乙烯上产带动大宗石化产品量大幅增长,联谊石化550万吨重油催化裂解、禾工1500万吨煤炭分质清洁利用项目落地开工,沃尔沃轿车下线并实现全球销售。

  ——优供给强主体树品牌,现代农业提质增效。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农业领域龙头企业发展到120家,“三品一标”总数达到585个,农村电商主体达到1800多家、交易额近6亿元。

  ——抓改革促开放勇创新,内生动力集聚释放。着力构建改革促动、开放拉动、创新驱动的发展新格局。近年来,先后研究审议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方案32个,承接落实和自主谋划改革任务300余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压缩到123项列全省前列,初步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2016年,大庆经济“由负转正”实现增长1.8%,2017年增至2.8%,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35亿元、增长3.4%,且一路保持企稳回升、稳中向好。大庆经济挺住了、站稳了。

  40年弹指一挥,沧桑巨变。2017年,大庆地区生产总值达2680亿元,按现价计算是1978年的82.5倍,按不变价计算年均增长7.5%,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名列前茅。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8.8:88.7:2.5调整到2017年的7.3:54.6:38.1,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又见大庆精神大庆人

  始终强化“一个政治保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

  53年前,新华社记者袁木那篇著名的《大庆精神大庆人》长篇通讯,生动记录了气吞山河的石油大会战,也展示了大庆人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时代风采。

  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八个好作风……每逢重大关口,我们总能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中汲取新的力量。

  两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强调:“坚持把改进干部作风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

  大庆争当排头兵,推动转型发展,首先就得向干部要作风。客观审视,当前大庆个别干部还存在思想僵化、能力不足、创新意识不强等问题。虽是个别,但反映在企业和群众身上,却是百分之百。

  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20个作风顽疾。为此,我市专门印发了《2018年全市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聚焦“三个坏把式”“六个坏作风”,重点整顿“乱、违、顽、臃、懒、浮”等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并鲜明地提出,用三年时间,把大庆打造成为东北最优营商环境城市。

  一时间,大庆广大党员干部再次拿出大庆式“精气神”,从市级层面各部门,到高新区及五区四县;从各局委办“一把手”再到普通工作人员,不当旁观者、没有局外人,都把深化机关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当下工作的重中之重。

  无需回避,前几年大庆地企政治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新一届市委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全面落实“一岗双责”,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时刻肩负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为大庆的转型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坚持以上率下,示范带动。市委一班人带头执行并推动落实《准则》《条例》,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和程序讨论研究,带头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开展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逐级建立责任清单、问题清单和任务清单。出台《关于发挥农村党组织作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加大抓党建促扶贫攻坚力度。统筹抓好农村、社区、国企、机关党建工作,深化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95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整体转化提升。

  ——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严肃查处市城投公司等一批严重腐败案件,仅2017年,全市立案查处违纪案件1162件、处分953人,同比分别增长57%和46.6%;聚焦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查处侵害群众利益问题164个、处理333人、给予党政纪处分255人。

  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

  经济遇冷不冷民心,财政再难不难百姓。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致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保基本、兜底线、解急需

  民为本,正民心,顺民意。

  长期以来,改革开放的红利加速反哺民生福祉,对于大庆而言,变化尤为明显。从城乡居民收入,到民生建设投入,从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再到脱贫攻坚扎实兜底,大庆在社会建设,尤其是民生投入上始终不遗余力,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站排头、叫得响。

  可文字的速写白描,时常让我们忽略了过程中的曲折不易。伴随着大庆经济遇到严重困难,地方财政收支压力凸显,那两年向来“不差钱”的大庆人有点底气不足:全市层面很多项目因资金问题进展缓慢,政府部门公务开支一减再减。

  就在大家担心民生投入会因此缩水时,新一届市委市政府掷地有声,向全市人民庄严承诺“经济遇冷不冷民心,财政再难不难百姓”,政府“勒紧裤腰带”,花给老百姓的钱只增不减。

  即便最困难的2015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仍较上年提高3.9%;2016年、2017年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75.6%、78.1%。体现在百姓“真金白银”的收入上——2017年全市城乡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1%、6.5%,跑赢了2.8%的经济增速。

  如果再把时间坐标放宽,变化将更为直观。居民收入方面,2017年,大庆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736元,是1978年的123倍,年均名义增长13.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7元,是1978年的162倍,年均名义增长13.9%。

  医疗卫生方面,2017年医疗卫生机构1390个,是1978年的4.1倍,卫生机构床位数18079张,是1978年的3.3倍,卫生技术人员22576人,是1978年的4.1倍。

  教育水平方面,高等院校由1986年的2所发展到了2017年的7所,实验中学、铁人中学、大庆一中等13所省级示范高中,大庆教育以教学质量好、师资力量强闻名省内外。

  相关机构的一份调查统计显示,大庆百姓对城市的安全感、满意度分别达到了96.7%和95.8%。

  当然,平均数不能就此掩盖短板,尤其是困难群众的衣食冷暖。市委市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当做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确保一个贫困户都不能落下。市脱贫领导小组先后10余次召开扶贫相关会议,实地调研走访贫困户,查看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会帮扶是否精准,问题整改是否到位。

  截至今年9月,全市已完成49个贫困村出列,4870户、10553人脱贫,不久前,杜尔伯特县实现“摘帽”,已退出省级贫困县序列。

  活力大庆正青春

  打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借助大型品牌赛事,激发城市活力,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持续提升城市开放度和美誉度

  曾几何时,外地人对大庆的印象是,城市物质虽富,文化生活出奇的少。从1979年建市至今,已年近“不惑”的大庆,却从未像今天这样活力四射,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

  市民闲来无事可以去歌剧院听交响乐,或是徜徉黎明湖酒吧街感受迷人夜生活,还可以约上三两好友到遍布城市的体育场馆强健体魄,时不时还能在家门口一览国际顶级赛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打造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借助大型赛事撬动城市活力,不断提升城市开放度和美誉度。从“大庆鸟巢”到市体育馆,从大剧院到“油立方”,从主城区“五湖”周边环境治理到街区广场,全市各类文体场馆、设施及功能几年来都有了全面提升。

  一大批地企闲置场馆有了跃动身影,一大波国内外重大赛事开始把大庆作为固定举办地。省运会、央视秋晚、斯诺克国际锦标赛、全国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国铁人三项联赛、WCBA女篮全明星赛,以及中央交响乐大庆专场、英国莫扎特交响乐团大庆专场等每年数十场高级别文体赛事,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借此让大庆收获更多关注。

  一个多月前,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在大庆举办,大庆共承办20个大项、550个小项的比赛,为历届省运会主办城市之最。

  这是大庆多年深耕文体活动的一个缩影。目前大庆拥有各类体育运动场馆1000多处,塑胶跑道300多块,大庆体育场、滑冰馆、游泳馆、百湖影视基地等,完全具备承接洲际赛事的能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市图书馆、博物馆晋升国家一级馆,大庆获评全省首个全民阅读示范城市。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大庆再获全国文明城市殊荣,10余家单位及个人荣获文明奖项。

  大庆人还拥有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大庆始终将这一政治优势作为传家宝,不断赋予时代新内涵,自觉传承担当、责任与情怀。也正因此,大庆人在争当排头兵的伟大征程中,地企一心、众志成城,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执行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永葆这方热土的创造力。

  令人惊羡的“大庆蓝”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对子孙万代负责的态度,打造宜居宜业绿色家园

  如果不是亲自触摸感知,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印象往往生硬而模糊。

  曾经的大庆冬天“大烟炮”、春天“风三闹”,加之“资源型城市”的标签,人们对大庆的认识更显刻板僵硬:既不美丽,也不宜居。

  可如今,但凡到过大庆的人,“眼见”的和“想象中”的“油城”是颠覆性的。不久前全国大田赛在庆举办,一名来自香港的大学生在微博中写道:“深陷大庆蓝,被这座城市和大学所吸引。为志愿者点赞,爱上这里了。”

  市环保局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我市细颗粒物(PM)年均值达到省政府考核要求,优良天数保持在318天-326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7.1%-89.1之间,空气质量6项指标全部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近年来,大庆始终坚守“一个发展底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对子孙万代负责的态度,打造宜居宜业绿色家园。

  牢牢守住底线,严格划定红线。大庆强化环保准入环境监管,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在生态功能区范围内严格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开展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专项检查,建设三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绿水青山天更蓝。落实“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条”,加强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完成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率先在省内实行黄标车“黄改绿”。全面推行河长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河长组织体系,全市266个河湖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大庆第三次获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城市更完善,乡村更美丽。仅2017年,全市就拆除违建683处、面积5.9万平方米;更新老旧供热管网41公里,淘汰供热分散小锅炉36台;消灭无灯路10条,维修改造城市道路30余条,配套建设停车泊位750个。三年累计投资25亿元支持美丽乡村建设,100个示范村整体面貌有效改善。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

  改革开放的40年,使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使中国进入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的40年,也是大庆人上下求索、勇挑重担,逐渐摆脱“资源陷阱”的一部城市发展史,并继续书写“争当排头兵,建设新大庆”的崭新篇章。

  40年前,大庆春潮涌动;40年后,这里风头正劲。(记者 张增辉)

编辑: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