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烧令”为何难阻田间火苗?说到底是秸秆失去了原有作为百姓家中燃料的价值,露天焚烧、随意遗弃成为最便捷、最省钱的处理方式。“堵”不如“疏”,在绥化市北林区,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焚烧秸秆的问题,区委区政府不断探索秸秆综合利用的新模式、新路径,在增加秸秆附加值、变废为宝上下起了功夫。
据了解,该区把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能源化、燃料化、原料化、饲料化“五化”模式路径的探索。通过耙浆整地对比种植、秸秆沤肥现场展示、生物质锅炉入户签约、深翻整地增产达效等形式,用眼见为实引导农民自发使用新技术,全力构建生态、高效、增值的秸秆利用产业化体系。通过这些举措,不仅把田间负担变为有价之宝,也有效解决了秸秆出地难题,实现了秸秆还田和离田间的平衡发展。
“常规整地做法是使用两遍杀菌剂,纹枯病平均发病率为14%。而采取耙浆整地技术,在不使用任何杀菌剂的情况下,纹枯病发病率比例降为7%,且对除草、杀虫、病害效果都非常好。”农民水稻专家孔庆洲告诉记者,秋季耙浆整地的新技术是在秋收后封冻前进行灌水、施肥、打浆、秸秆还田、灭茬、平整,一次性完成全周期机械操作。不但将全秸秆还田并转化为肥料,还用低温这一物理方法取代化学药剂,极大节约了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北林区绿色、有机、生态水稻种植的含金量。
绥胜满族镇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把全力推进废弃秸秆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推行秸秆沤肥还田、粉碎还田等综合利用技术作为推进现代农业的必解之题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抓手。该镇富强村开展的玉米秸秆沤肥项目,沤肥坑长95米、宽6米、深6米。按照秸秆量0.85吨、农家肥0.21吨、沟淤黑土0.21吨、腐熟剂2公斤的配比分4层堆制,年可消耗玉米秸秆1350吨。亲眼见到秸秆沤肥的初步成效后,村民莫兴艳挺高兴:“春天时候烧秸秆,屯里一点都不安全。这么一搞,老百姓还有肥了,地里也干净了。”
在红旗满族乡红四村,村民王本发对村里新引进的“秸秆固化”项目十分赞赏。“烧秸秆污染空气,不烧吧出地又困难,这个厂子不用烧,用机器就把它收起来了,做成燃料还能取暖,所以说这个厂子到红四村来,我们相当欢迎。”据了解,“秸秆固化”是根据农作物秸秆的结构特性,将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压缩成体积小、密度大、热值高的燃料的利用方法。秸秆压成的燃料碳活性好,灰分少,易燃,不产生一氧化碳和含硫气体,无毒无尘无味,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刘峰 姜恒 记者 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