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电影市场、新的观影需求、新的电影基数,都在呼唤一种全新的评价体系。金鸡奖作为华语电影最重要的电影奖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近日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说,目前的大环境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对于金鸡奖来说,是一个重新塑造影响、诠释价值的机会。金鸡奖应该继续发挥在弘扬电影艺术方面的专业性精神,从而达到引领中国电影不断向前发展的目的。
在饶曙光看来,金鸡奖的生命力依然旺盛,而如何将它与不断发展的中国电影产业相结合,就是摆在这项有着近30年历史的电影奖项所面临的一道时代课题。
金鸡奖不仅凭借专业性在过去多年,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且在设置上也有着独一无二的特点,那就是每一届都会选择在不同的城市举办。饶曙光认为,这样的赛制最初是考虑让不同城市的观众近距离接触到中国电影的发展,感受电影的魅力。
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资料图片)
但如今我们从这一特殊性上看到的,却是金鸡奖的专业性标签不断被举办城市的商业宣传所稀释。饶曙光认为,这种流动举办的模式,给金鸡奖的专业性、聚焦性和传播力,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因此,有必要将金鸡奖举办的地点固定下来,从而让金鸡奖真正落地生根。据了解目前组委会已经开始进行调研,在众多有强烈意愿申办成为金鸡奖永久举办地的城市中,组委会将充分征求专家和观众意见,最终作出最佳选择。
在举办时间上,金鸡奖也有些特殊设置。逢单数年举办金鸡奖,逢双数年举办百花奖,前者是专业奖项,后者是大众奖项。这样的设置,在最初看来是合理的,但随着中国电影市场一年快似一年的发展,影片数量急剧上升,金鸡奖已经出现无法跟上中国电影市场发展的征兆。尽管每年都会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但金鸡奖在专业方面的引领作用却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据饶曙光介绍,每届金鸡奖都会收到二百五十五部到三百部电影的报名申请,最终送到评委面前的影片数量,大概在五十部左右。而无论是初选还是评委最终的专业选择,都遵循着金鸡奖近30年来的评选原则,那就是“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报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
饶曙光表示,之所以制定这一原则,是因为金鸡奖在设立之初,国内已经有了代表观众的百花奖和代表政府的文化奖,所以选择代表电影专业性,就成为金鸡奖的特色和最终目标。正是因为始终强调专业性,所以在普及性和商业性方面的矛盾开始凸显。饶曙光指出,在意识到这一问题之后,金鸡奖已经开始作出改变,包括通过对金鸡奖影片进行展映。但在饶曙光看来,金鸡奖需要作出改变,但同时更需要坚持原则和标准,并且让更多观众了解和支持金鸡奖的这种标准。
在采访中,饶曙光谈到了当前民间电影评价体系对专业奖项的影响。他指出,豆瓣等社交媒体为独立影评人及自媒体人提供了全新的发声平台。这些平台很大程度上发挥了引导电影消费、提升观众欣赏水平的作用,但也存在鱼目混珠的情况,给电影市场带来负面影响。金鸡奖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应该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电影格局,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树立起一面专业性的旗帜。力求在唯票房论的市场中,通过对代表艺术发展趋势的电影给予表彰,让观众更多地看到电影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记者 杨静)